新冠病毒感染后,警惕心肌炎! 浅谈干细胞等生物制品在心肌炎中的应用

2022
12/29

+
分享
评论
博雅生命
A-
A+

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功能,可归巢到损伤部位,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和调控因子,从而促进损伤修复。

撰文:Dr Mey  

专家审核: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李晶 教授

近日,在全国多地,第一波遭受感染高峰的新冠感染者们已陆续转阴,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但网上流传的一些关于儿童或成年人在康复后,短期内因剧烈运动而入院或猝死的案例,引起“阳康们”的新一轮忧虑。

“阳过后小心病毒性心肌炎”话题一度冲上热搜。

“我的心跳有点快,要不要去医院?”

“我的心跳每分钟120多下是不是得了心肌炎?”

“阳了第四天,今天突然心跳加快动一下容易心慌,需要就医吗?”

……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病毒感染后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可能会高发。发病人群是儿童和40岁以下中青年居多,轻的患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也可以表现胸闷、胸痛、心悸、乏力、活动受限,重的患者可以出现心力衰竭,甚至是心源性休克。

啥是心肌炎?

心肌炎,就是心肌的炎症性病变,可由感染(如病毒、细菌或真菌)或非感染因素(如自身免疫疾病等)引起,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各种病毒最多见。

和其他病毒感染一样,奥密克戎感染后也有一定概率诱发心肌炎。但心肌炎通常发生在病毒感染后期或1~2周后,这和病毒相关免疫反应有关。除了心率增快,心电图会有变化,心肌标志物会显著增高。

病毒学家、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表示,在新冠并发症中,急性心肌炎确实需要引起关注。

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潘红英表示,如果有心慌、胸闷、气急等不适,需要提高警惕,建议及时就医,做个心电图和抽血检查。一般爱熬夜的年轻人更容易得暴发性心肌炎,不及早发现的话容易引起心跳骤停、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副主任张磊表示,新冠康复者在1~2周内静养是有必要的。张磊称,经历新冠病毒感染以后,人体免疫功能会出现较明显的紊乱表现,即淋巴细胞数值和功能会在感染急性期降低,后续随着疾病恢复,再缓慢恢复到正常状态。大多人这个“免疫紊乱期”会持续1~2周。期间,其他病毒、细菌等都非常容易乘虚而入。

为防止和减少因病毒感染导致的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专家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①没有病毒感染的一定要注意防护,勤通风,勤洗手。

②已经病毒感染的尽量不做剧烈运动,注意防护,避免二次感染。

③增强免疫力,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睡眠

心肌炎该如何治疗?

目前针对新冠病毒感染所致心肌炎/心肌损伤的治疗尚无特异性方法,主要为支持和对症治疗,配合抗病毒治疗和心肌修复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1. 中医药。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合理预防和调理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症状,延缓疾病进展[2]。COVID-19 在中医中属于“疫”病范畴,乃“邪气”( 风寒暑湿燥火) 侵入人体所致。中医药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具有独特优势,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轻症患者,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促进机体恢复平衡,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临床治愈率。

2. 化学药物。

针对重症患者心肌受损情况,可采用鼻导管、面罩吸氧或机械通气等措施改善缺氧状态,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儿茶酚胺、β受体拮抗剂、利尿药、抗心律失常药、心肌营养药物等)改善症状。

3.  生物制品。

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功能,可归巢到损伤部位,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和调控因子,从而促进损伤修复。免疫球蛋白可以通过中和病毒和免疫调节发挥作用,能抑制新冠病毒导致的细胞因子风暴。胎盘生长因子具有促进血管生成和抗心肌细胞凋亡、促进心肌细胞再生等功能,可能会减轻重症患者的心肌细胞损伤。

目前已有多项有关干细胞,包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等多个临床试验项目正在进行之中[3,4]。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泌多种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活性的分子,具有抗纤维化、抗炎、抗凋亡、免疫调节和促血管生成等特性,可刺激受损心肌的修复和再生,被认为是在心肌修复和再生领域很有前景的治疗手段。

96111672270875443

(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修复与替换。来自文献4)

干细胞,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为心脏疾病的临床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方法。随着全球临床研究团队的不断探索与努力,干细胞必将改变心脏疾病的治疗格局,为患者们带来希望。

参考文献:

[1]谭明亮, 刘雅, 程伟,等.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心肌损害及防治策略[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20, 28(4):296-300.

[2]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病毒性心肌炎[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018):026.

[3]张玉, 李丽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研究的进展[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20, 29(1):3.

[4] Sv A , Pv A , Ss A , et al. Inflammation in myocardial injury- Stem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s for myocardial regeneration and restoration - ScienceDirect[J]. Life Sciences, 250.

本文为知识性科普,仅供学习、交流,请勿用作商业用途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炎,干细胞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