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岗位 奋战疫情】航天七三一医院肾内科和血液净化中心:“疫”路坚守 护卫生命
2022年12月中旬至今,奥密克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新冠阳性的病人迅速增加,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免疫力低下及伴有各种并发症,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更是急危重症的高危人群,航天七三一医院肾内科病房和血液净化中心的工作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此情形下,科室不断调整和优化工作流程,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全科室上下团结一心,全力保障所有透析患者的诊疗需求。
“疫”路坚守,护卫生命
一夜无眠已是常事 ,守护患者“生命线”
航天七三一医院肾内科病房现有24张床位,一直住着合并各种基础疾病的肾脏病患者,在疫情爆发后,肾内科更成为了透析患者强有力的后盾。2022年12月10日,病房里首次出现2例阳性患者,同时1位阳性透析患者在发热门诊等待科室接收,随着疫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透析患者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感染,病房里不断增设隔离病房,大家不分昼夜收治患者,甚至加床,以确保他们的及时救治和顺利透析,每天都在高强度的工作,夜班一夜无眠已是常事。
奥密克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新冠阳性的病人和医护人员都在迅速增加,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医护人员作为普通人,自然不能独善其身,但他们深知,需要血透的患者一旦透析中断,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虽然新冠病毒感染让血液净化中心的工作困难重重,但为了患者的生命健康,中心的医护人员拼尽全力维持正常运转,坚持正常透析治疗,为众多患者的生命提供了保障。
航天七三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邓容、冯雨、杨尧政3名医生和16名护士,承担着为180名患者透析的工作,此次疫情初期,冯雨医生和张颖护士便去支援方舱,工作人员愈发紧张,在其他医院因疫情转为定点医院后,科室更是义无反顾的接收了56名透析患者。从那时起,血液净化中心每天晚上都灯火通明,一直为患者服务至晚上11点,结束后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对每班工作环境及每个透析单元进行全方位消杀,下班往往已至凌晨,而第二天早上6点,他们又将迎来新的一批透析患者。血液净化中心的医护们不畏艰苦,最大程度的保证每一位患者能够按时并安全的透析,无论他们是否新冠阳性,为了他们的生命健康,血液净化中心的医护们都会尽全力坚持维持透析治疗,守护着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住在办公室的医护人员,守护每一位患者
疫情以来,为保证科室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及时救治,医院肾内科主任尹咏梅长期住在办公室,为了尽量让大家多休息,她主动揽下各种大小事宜,每天不辞辛劳的在楼上病房和楼下透析室及院内各科室间穿梭,早晚两次巡视病房患者,同时承担会诊工作及患者的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并帮忙夜班透析工作,“我不累”“我来”已是她的口头禅。因为疫情,透析患者和急危重症患者也越来越多,一个忙碌的周末,清晨病房收治了1名急性心梗、急性左心衰、呼吸衰竭、新冠感染的尿毒症透析患者,尹咏梅迅速到场组织抢救,为患者进行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成功改善患者的心衰、呼衰情况,使患者转危为安;神经内科患者需要透析治疗,尹咏梅和医生李振江去病房为患者置入透析导管;又是一个周六,心血管内科CCU一名患者急性肾衰竭、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尹咏梅第一时间赶去,为患者置入临时血液透析导管并进行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进行。
事实上,传染性极强的奥密克戎基本上已经侵扰了航天七三一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的全体医护。最先开始有症状的是年轻的护士白雪莹和郭晓桐,上午咽干,下午便烧到了38度以上,即使这样,她们也要坚守在岗位上,“我们休息了,病人咋办?科里人员这么紧张,少一个人都不行,一定要坚持住。”不仅是年轻护士,医生邓容则选择住在医院办公室,护士长李波更是周一到周六连轴转。而他们要面对的困难不仅仅是工作带来的劳累,鼻塞、发高烧、咽痛、干咳、恶心,被折磨的常常说话都发不出声音了,还要抗着病痛为病人治疗。
舍小家顾大家,航天七三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石文晶自己发烧到39度,家里才7个月大的孩子也发着高烧,但为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她毅然选择坚守岗位。这样的情况在血液净化中心并非个例,护士赵倩仪、梁佳欢、张丽、郭俊慧、王敏等都是上有老下有小,而他们为了患者的健康,都没有回家照顾家人,而是选择留在岗位照顾患者。
虽然工作压力很大同时被病痛折磨,但航天七三一医院肾内科主任尹咏梅表示:“无论困难有多大,我们也会坚守岗位,守护每一位透析病人,所有的困难终会过去,我们一定会等来春色满神州的那一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