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T对于临床思维的形成、特殊疾病的认识、拓展临床医生综合诊疗思路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MDT诊疗模式为年轻医生提供宝贵的诊治经验。
为进一步开拓不同学科临床医生综合诊疗思路,积累在解决复杂临床问题中多学科合作模式的工作经验,由医务部主办,各临床科室承办的MDT病例讨论会成功举办。第十九期由核医学科带来“PET-CT显像双原发恶性肿瘤”病例分享。
核医学科陈思然医生汇报病例
病例分享
患者男性,58岁,主因“消瘦、纳差”就诊,B超提示左肾占位(直径4厘米),肾三期强化提示:左肾肿瘤(长径约4.6cm),遂该患者就诊于我院泌尿外科,患者既往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病史,无手术、外伤史,余无特殊。为求进一步治疗于核医学科行PET-CT检查,结果示:1.胃癌,建议内镜检查;2.全身多发骨转移;3.肝右叶包膜转移;4.多发淋巴结转移;5.左侧肾上腺转移;6.左肾癌;7.腹膜后纤维化。后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结果示:胃底体交界处可见一不规则溃疡,底深,周围皱襞中断,检4,弹性差。病理结果示:(胃底体交界处咬检)低分化腺癌。
核医学科董华副主任医师
该患者因左肾占位于核医学科行PET-CT检查,检查所见该患者除左肾占位外还有胃体的占位、多发的成骨性骨转移、淋巴结转移、肝包膜转移及左肾上腺转移,这些转移病灶的特点不符合肾癌的转移途径,并且肾脏病灶处于早期阶段,全身多发的转移病灶无法用肾癌伴多发转移来解释。反而成骨性的骨转移,贲门区的淋巴结转移以及腹膜的转移更符合胃癌转移的特点,故诊断该患者是一个胃癌与肾癌的双原发,这个患者的诊断过程虽然有些曲折,但是最终的病理也证实了我们的诊断。多原发恶性肿瘤是指同一个体上同时或先后发生在同一器官或不同器官,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独立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发恶性肿瘤。
专家解读
与会专家就该病例疾病特点、临床治疗、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表现等内容展开剖析,并进行充分讨论。大家纷纷表示,随着肿瘤诊断技术及治疗水平的提高,生存率的提高,多原发肿瘤患者逐渐增多,极易被诊断为恶性肿瘤的复发、转移,造成误诊误治,应当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泌尿外科马宝杰副主任医师
作为患者主诊医生,他对该病例的具体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并且从临床角度分析了对本病例的看法和该患者确诊后的具体临床治疗推荐。
超声科李敬副主任技师
她就肾癌的超声表现、消化道超声检查的现状进行阐述。
医学影像科夏庆来教授
他对肾癌及胃癌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强化CT在相关疾病诊断中的诊疗价值进行阐述,并提出CT检查在空腔脏器病变中的存在短板。
病理科梁锐主任医师
她围绕病理科对于恶性肿瘤的评估要点进行阐述,从细胞排列结构、异型性及评估有无浸润三个方面详细讲解病理加做免疫组化的意义,并具体分析几种免疫指标的鉴别意义。
消化内科张颖副主任医师
她从临床角度对消化系统肿瘤的诊疗特点、内镜检查的相关特点进行阐述,并提出当遇到中老年人出现体重减轻、贫血、纳差的情况时应该警惕消化系统肿瘤。
医务部主任邹颖
随着PET-CT投入使用,我们积累了很多典型病例,能将多学科更好的联系在一起。MDT的意义就是通过不同专业、不同角度对某一种疾病进行多角度分析,评估全身情况。MDT对于临床思维的形成、特殊疾病的认识、拓展临床医生综合诊疗思路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MDT诊疗模式为年轻医生提供宝贵的诊治经验。
主办科室 | 医务部
承办科室 | 核医学科
编辑 | 党委宣传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