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运动医学中心已能熟练开展该手术技术,平均每年开展的800例前叉手术中约80例能实现理想保残,且呈逐年增长趋势,较好地帮助了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更早期、更高质量地重返运动。
继本月初获得第三届“循膝道,无止镜”膝关节镜手术视频菁英赛南中国区半决赛一等奖后,12月24日,我院运动医学中心张朝鸣主治中医师乘胜追击,在该赛事的全国总决赛中,斩获“全国一等奖”及“最佳风采展示奖”。殊荣的获得,为我院实施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推动高质量学科建设的成效带来又一有力的见证。
张朝鸣荣获大赛“全国一等奖”
张朝鸣荣获大赛“最佳风采展示奖”
本次大赛是运动医学界高度关注的赛事,重点考察运动医学医师的关节镜手术技术、文献积累及演讲技巧等综合能力。比赛由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世益教授及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健全教授担任大赛主席,业内24位顶级运动医学专家担任导师评委。
经历了三个月的赛区层层选拔,张朝鸣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作为广东赛区唯一选手入围总决赛,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4名优秀选手同台竞技。
总决赛上,张朝鸣以“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为主题进行病例汇报。最终,他凭借充分的赛前准备、扎实的专业能力和沉着冷静的现场发挥突出重围,夺得全国赛一等奖,也成为了迄今为止佛山首位获得该赛事的全国一等奖选手。
张朝鸣参加总决赛汇报演讲截图
张朝鸣表示,能够在全国比赛中取得佳绩,是业内对我院运动医学中心专业技术的高度认可,“医学技术的进步是为患者服务的,如何让更多临床医师掌握保残重建技术,让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是今后更重要的任务。”
Q: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技术有何优势?
A:保留残端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是我院运动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赵立连主任在国内率先开展的特色手术技术之一。由于新鲜损伤的前交叉韧带残端组织富含本体感受器,保留韧带残端具有术后移植物韧带化速度快、膝关节稳定性好、再次损伤风险较低等优点,赵立连认为,在术中尽可能为患者保留韧带残端更有助于术后康复。
赵立连带领团队通过不断钻研,精进手术技术,创新性采取了悬吊保残重建的方法,将残端编织缝合并将尾线悬挂于移植物袢钢板,使残端与移植物紧密贴合,不需要使用额外内固定物,最大程度保留残端完整性。
保残重建术前术后MRI对比:黄色箭头提示前交叉韧带断裂,绿色箭头提示悬吊保留残端包裹前交叉韧带移植物满意。
目前,我院运动医学中心已能熟练开展该手术技术,平均每年开展的800例前叉手术中约80例能实现理想保残,且呈逐年增长趋势,较好地帮助了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更早期、更高质量地重返运动。
我院运动医学科团队
文:傅楚滢
佛山市中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