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工交叉 大有作为|首届中国大连医工交叉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届中国大连国际心血管病论坛顺利召开

2022
12/27

+
分享
评论
大医二院
A-
A+

汇合作之力,聚创新之势。专家的精彩学术汇报传递出前沿的学科进展,汇聚了心血管学科交叉、医工技术融合的发展动力和创新发展势能,共同推进了医工交叉领域新天地。

2022年12月19日—25日,由大医二院承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大连国际心血管病论坛、首届中国大连医工交叉高峰论坛、医工交叉青年学者星海论坛、第七届中国大连心脏康复大会暨2022大连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年会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韩雅玲教授,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尔丹教授担任大会名誉主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学教授、著名心脏病学专家马长生教授等担任共同主席;曲鹏教授、覃开蓉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牛楠教授、赵美森教授担任组委会主席。

52091672096906990

大医二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志宇教授代表医院对各位专家的参会表示欢迎。刘志宇院长表示,大会内容设置丰富多彩,来自国内诸多知名专家分享学术内容,对于当下和未来的工作都具有深远意义。本次会议突出医工交叉,希望借助大会可以激发更多思考,如何能将医生的设想转化为可实现的医学产品,真正使广大患者获益。

40641672096907695

刘志宇院长致辞

大连市医师协会会长乔善春教授代表协会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乔会长指出,大连国际心血管病论坛是大连市一年一度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学术会议,已经历时二十届,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品牌会议。希望本次大会以新思想武装头脑,用新作为开创未来,积极投入到健康中国建设中,切实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16011672096908288

乔善春教授致辞

大连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振元教授代表学校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贾院士介绍,学校于今年10月份正式成立了医学部,并聘请大医二院曲鹏教授担任医学部首任部长。成立医学部既是大连理工大学完善综合性学科布局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也是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战略机遇。本次大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期待通过本次论坛加深了解,深入合作,培养更多医学领域高端人才,提升国家健康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全球影响力。

19671672096909106

贾振元院士致辞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代表学会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韩院士强调,大会将突出医工交叉和心血管病诊治前沿技术和指南的进展,内容丰富,包括学术讲座、手术病例演示和疑难病例讨论。本次大会将是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必将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引领心血管病防治和医工交叉的新方向。

33621672096909463

韩雅玲院士致辞

大会主席、大医二院心内科学科带头人、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部长曲鹏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聚焦医工交叉、智能医学、数字医疗、转化医学、精准医学为特征的新医科,面向广大医务工作者、生物医学工程及医工交叉领域工作者,旨在提高、推动心血管病诊治新技术的开展,推广临床指南实施,加强医工、医理交叉融合和医学转化。

14701672096909835

曲鹏教授致辞

本次会议设置院士论坛、医工交叉高峰论坛、医工交叉青年学者星海论坛、心血管基础研究与转化论坛、冠心病及血栓论坛、高血压论坛、代谢性心血管病论坛、心律失常、起搏和心电生理论坛、心力衰竭和结构性心脏病论坛、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论坛、心脏康复论坛、中医药治疗论坛等。

院士论坛  高屋建瓴

开幕式后进入院士论坛,本论坛邀请到韩雅玲院士分享《腔内影像学与功能学的比较与融合》学术讲座;董尔丹院士带来《医学科学研究的牵引力和驱动力》等精彩报告;张运院士讲解《支架加速性动脉粥样硬化》学术报告;马长生教授分享《心血管病人工智能管理》、尧德中教授分享《脑机接口最新进展》;张学院士带来《基于临床的科研最具生命力》的学术讲座。本论坛邀请到曲鹏教授、李悦教授、覃开蓉教授和丛丰裕教授担任主持嘉宾。

41041672096910384

52921672096910888

69171672096911174

30951672096911453

97141672096911699

5241672096911932

医工交叉高峰论坛  交流碰撞智慧火花

医工交叉论坛第一部分由覃开蓉教授、于波教授、曲鹏教授担任主持,上海交通大学涂圣贤教授分享《计算冠脉生理学与斑块易损性评估技术的研究进展》讲座,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波教授带来《OCT在冠脉介入诊疗中的应用》学术报告,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田野教授讲解《声动力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东北大学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徐礼胜教授带来《基于外周脉搏波的主动脉压波个体化无创监测》讲座,剑桥大学放射系心脑血管疾病研究所滕忠照教授分享《粥样斑块稳定性: 从影像组学,血液动力学,到大数据人工智能》,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舒利明教授带来《面向精准医疗的人体多为数字孪生》讲座,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王洪凯教授讲解《基于医学影像大数据的数字人图谱构建及应用》。

医工交叉论坛第二部分由田野教授、牛楠教授、王洪凯教授担任主持嘉宾,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解兆谦教授分享《柔性电极器件及其医学应用》,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唐洪教授带来《心肺听诊的现代化信息化尝试》,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邓东冬教授讲解《心脏建模仿真及其临床应用》,Igor Buzaev教授分享《The first in the world launch of MRI guided focused ultrasound non-invasive neurosusrgical center under remote on-line proctorship supervision》,Rezida Galimova教授分享《MRI guided focused ultrasound non-invasive neurosurgery in treatment of movement disorders》,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丛丰裕教授带来《睡眠质量检测的思考与实践》,台湾大学医学院内科部高宪立教授分享《Microaxial circulatory support in CHIP》,大医二院曲鹏教授带来《从医工交叉看冠心病和结构性心脏病诊治进展》学术讲座。 

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提升学科影响力

本届大会由大连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和大连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等多个学会协办,大咖云集,共有20多个论坛,来自全国各地和来自日本、俄罗斯、美国、英国的200多位国内外专家做了精彩报告和讨论,线上参会人数超过2万人。本次大会是一场高水平学术盛会,加强了我院及大连市与国内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引领心血管疾病防治和医工交叉发展方向,提高了我院心内科的学术影响力。

汇合作之力,聚创新之势。专家的精彩学术汇报传递出前沿的学科进展,汇聚了心血管学科交叉、医工技术融合的发展动力和创新发展势能,共同推进了医工交叉领域新天地。

内容:心内一科

编辑: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姜晨

审核: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郭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学工程学院,心血管,医工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