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飞重组新冠疫苗接种范围扩大至3岁以上,可使用原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12月2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调整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接种人群范围并实施加强免疫接种的通知》,将该疫苗的接种人群范围扩大至3岁以上人群;同时,被批准用于加强免疫,即原来接种过3剂其疫苗者,可再接种一剂,以进行加强免疫。
一些地方疾控中心已收到这份文件。
结合此前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的通知,最新的加强免疫接种方案如下:
3剂灭活疫苗+1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3剂灭活疫苗+1剂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
3剂灭活疫苗+1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3剂灭活疫苗+1剂珠海丽珠重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CHO细胞)疫苗;
2剂康希诺肌注式腺病毒载体疫苗+1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3剂灭活疫苗+1剂成都威斯克重组新冠病毒疫苗(sf9细胞);
3剂灭活疫苗+1剂北京万泰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
3剂灭活疫苗+1剂浙江三叶草重组新冠病毒蛋白亚单位疫苗(CHO细胞);
3剂灭活疫苗+1剂神州细胞重组新冠病毒2价S三聚体蛋白疫苗。
3剂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1剂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
相关问答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是一种什么样的疫苗?
其原理是将新冠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RBD)基因重组到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基因内,在体外表达形成RBD二聚体,并加用氢氧化铝佐剂以提高免疫原性。新冠重组蛋白疫苗使用CHO细胞表达。该细胞在乙肝疫苗上已经使用多年,在生物工程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需接种几针,间隔多久?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需要接种3剂;相邻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4周。第2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6个月内完成。完成全程接种满6个月的18岁以上人群,可使用原疫苗进行1剂次加强免疫。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与灭活疫苗有什么区别?
灭活疫苗应用最广泛,技术成熟,稳定性好,容易制备。灭活疫苗是在细胞基质上对病毒进行培养,然后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病毒杀死,使其失去致病力而保留抗原性,路线相对成熟;
重组亚单位疫苗基于已发布的病毒基因序列,将病毒目的抗原基因构建在表达载体上,再转化到细菌、酵母、哺乳动物或昆虫细胞中,诱导表达出抗原蛋白,纯化后制成疫苗。
两款疫苗虽然技术路线不同,但都是结合抗原本身和病原体本身的特性,采用适合的工艺而研发制成的疫苗。
目前国内使用的所有的新冠病毒疫苗都是经过药监部门审查批准的,其安全性、有效性都是有一定数据做支撑的,市民朋友可以放心接种。
接种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如何处理?
从现有疫苗安全性数据来看,接种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局部反应,如疼痛、肿胀、红晕、瘙痒、硬结、皮疹等,全身反应如发热、头痛、上呼吸道感染、咳嗽、腹泻等。如出现轻微的一般反应,只要注意休息,多喝水,1到3天内可自行消失,无需处理;罕见的严重反应,一定要及时主动就医,由临床医生对症处理。
接种禁忌
参照疫苗说明书: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5)妊娠期妇女。
撰写 | 持续抗疫的
校稿 | Gddra
编审 | Hide / Blue sea
编辑 设计 | Alice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