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神阙、气海、关元,是真气蓄积场所,病危患者元气大虚,灸这些穴位可以激发元气,治疗危重患者诚可行也、可信也。
昏迷
取穴:神阙、气海、关元
灸法:悬灸
艾条:壮元艾
灸量:每日每穴艾灸至少1小时,以皮肤耐受为度。艾炷灸:每日每穴艾灸至少1小时,不计壮数。
理说:休克患者往往出现昏迷,在纠正休克同时如能加强艾灸,可使患者迅速摆脱危险。古人治疗昏迷患者多用艾灸,“凡仓卒救人者,惟灼艾为第一”,“艾叶,……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苛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灸补元气,取穴重在脐下,真气始动之地,任脉承任阴血,用之阳火,可免燥补之弊”。”艾叶属纯阳之性,加之火本属阳,艾灸疗法两阳相得,能回垂绝之阳,可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神阙即肚脐所在之处,位于任脉,并于督脉相表里,且为冲脉、带脉所过,与百脉相通。气海、关元同居下焦,乃先天元气生化之处。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为人身元阴元阳关藏之处,是“元阴元阳之关交”,主诸虚百损,具有培元固本、温阳补虚之功。气海“以大气所归,犹百川之汇海者,故名气海”,位于下焦,主一身之气机,具有升阳补气、补虚固本之效。艾灸气海和关元,借艾叶纯阳之性,大补元气,化生元阳。《难经·八难》篇中记载:“诸十二经脉,皆系于脐下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此外,伤寒论少阴病提纲中指出:“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昏迷患者已经是“寐”的状态,为阳气极虚,应急恢复阳气。“孤阳不生,孤阴不长”,神阙、气海、关元均位于任脉上,任为阴脉,寓“阴中求阳”之意,使阳生而不亢,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肿瘤患者昏迷属于危急症,艾灸力度宜大,时间宜长。
典型病例
案例1艾灸治疗胆囊癌休克验案
2010年11月到广州某省级肿瘤医院会诊,患者为胆囊癌大量腹水发热老年女性患者,在我诊视时因痰滞喉间引起昏迷、休克4小时,手足冷,血压下降,常规药物都处理过了,丝毫无好转迹象。我面对着患者苍白的脸和家属焦急、信任的目光,决心用艾灸一下。由于一时无法找到无烟艾条,就用艾卷熏治神阙、关元,仅仅灸了二十分钟,护士就来阻止了,因为烟雾太大,怕引起火灾,坚决不让灸治,我们只好在外面休息室休息,不一会患者儿子来告知,患者已苏醒,呼之能应,手足渐温,并把防火感应器用塑料纸包好,建议继续灸,再次灸治20分钟后护士又来阻止,只好再次停下来,继续休息,同时在省城药店继续寻找无烟艾条,大概十分钟后,家属高兴地告知患者睁眼了,可以听懂别人话语,表达自己意见了,手足能伸缩。晚上11点找来6根无烟艾条,继续灸治,患者两眼有神了,手足温,停用升压药后血压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即使在吸痰时仍能在92%左右,心率由原来的95次/分左右降到86次/分左右,呼吸也由原来的34次/分,降到26次/分左右,一切变得平稳了。
中医学认为神阙、气海、关元,是真气蓄积场所,病危患者元气大虚,灸这些穴位可以激发元气,治疗危重患者诚可行也、可信也。
特别强调:1.治疗危急证时中脘作用不大,不必灸中脘以耽误时机;2.如若肿瘤患者为逐渐衰竭患者,十分消瘦,在弥留之际用艾灸效果不佳,缘由真气已经耗竭,灯枯油尽,艾灸无济于事。
告患者书:
本公众号旨在传播黄金昶教授肿瘤治疗的学术观点,并不能在线就病情进行诊断治疗,关于诊断和治疗的建议请到门诊面诊,病人本人不能来,也可以由家属携带资料前来代诊。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本公众号所发布文章中涉及的方药,请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在有经验中医的指导下化裁运用,不要胡乱照搬。
弘扬传统中医文化,创新肿瘤治疗思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