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协和医疗】心内科陈建华团队开展院内首例心腔内超声引导下左侧三房心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

2022-12-25 10:36   福建协和医院

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发病率为0.1%~0.4%,是左心房或右心房被纤维性或肌性隔膜等异常组织分为两部分,即心房共有三个腔室而得名,尤以左侧三房心最为多见。

59岁的老陈(化名)近期出现心悸胸闷、气促等症状,今年9月查心电图发现“心房颤动”为进一步治疗,就诊我院心脏彩超和CT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左侧三房心”

96401671923838118

体表ECG提示心房颤动

28661671923838881

80421671923839514

心脏彩超和CT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左侧三房心

在科主任陈良龙教授的指导下,陈建华团队对老陈的病情进行了详细评估,决定为老陈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术。

房颤射频消融术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但像在老陈这种罕见先心病左侧三房心当中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术尚属首例,左房中隔膜的阻挡将给导管操作带来巨大挑战!陈建华团队的房颤射频消融术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

为了让手术顺利开展,团队的陈建华副主任医师、王伟伟副主任医师反复分析研究了患者的病情,还邀请了心外科、超声科等多学科团队共同精心制定了最适合患者病情的手术方案:在心腔内超声引导下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术。

手术当日,由陈建华副主任医师,王伟伟副主任医师亲自操刀,通过股静脉路径放置冠状窦电极、心腔内超声导管。心腔内超声导管在右房,通过多个扇面即可重建心左房三维模型,并能清晰地看到左房中的两个心房及两者间的隔膜。王伟伟副主任医师在心腔内超声的引导下,在最合适的穿刺位点成功穿刺房间隔,把多电极标测导管和带压力感应的消融导管顺利地送入左心房。对于持续性房颤,当前的主流术式是环双侧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电隔离肺静脉并辅以线性消融。陈建华副主任医师在持续性房颤消融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此次他为老陈采取的消融策略是两圈三线(即环双侧肺静脉前庭+房顶线+后壁线+二尖瓣峡部线消融),由于超声的引导,穿刺位点理想,导管在左房内的操作非常顺畅、容易,顺利地克服了患者左房中的隔膜给手术带来巨大挑战,顺利地完成了既定的消融策略,并反复验证证实了双侧肺静脉的电隔离与消融线的双向传到阻滞,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术后,老陈恢复窦性心律,在心内科医护团队的悉心照顾下,老陈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40291671923839944

右起:陈建华 王伟伟

55131671923840367

超声重建左房模型

可清晰看到左房中的隔膜

3771671923840562

房颤射频消融

89181671923840901

术后体表ECG:窦性心律

这是我院自开展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以来,完成的首例在心腔内超声引导下左侧三房心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这意味着我院在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复杂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方面再上新台阶!也意味着将给更多罕见复杂先心病合并房颤的患者带来福音!

科普小贴士  房颤射频消融术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导致脑卒中或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害极大。房颤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微创导管技术,在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的部位发放射频电流,使靶点及临近心肌组织发生坏死,形成一层隔离带,阻断肺静脉内的异常电活动,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节律。

三房心(cor triatriatum sinister,CTS)

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发病率为0.1%~0.4%,是左心房或右心房被纤维性或肌性隔膜等异常组织分为两部分,即心房共有三个腔室而得名,尤以左侧三房心最为多见。隔膜近侧即右后上方接受肺静脉血液回流的副房或称为副心腔或第三心腔(AC),隔膜远侧即左前下方为固有左心房并与左心耳,二尖瓣左心室相通的真正左心房(LA)。两者藉隔膜的孔道相通,血流动力学变化取决于心房内隔膜孔道的大小和并发畸形。

心腔内超声技术(ICE)

心腔内超声技术是近年来心血管介入领域的新技术,由于其创伤小,成像清晰,操作灵活,可在各腔面观察心脏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心电生理,结构性心脏病等领域。这项技术还可以与三维电生理导航系统结合,重建心脏模型,做到所见即所得。

END    

撰稿:心内科

责编:叶   颖

编审:苏   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射频消融术,心内科,心腔,房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