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多保重!冲锋陷阵的儿医人
这里,有孩子天真无辜的眼神,有家长心急如焚的期盼,因为一场袭击而来的病毒,让孩子们褪去了欢乐,耷拉下了稚嫩小脑袋,虚弱无力同时也是家长心情的写照。
这里,还有吞下了退烧药,坚持72个小时留守在医院的医生。面对同事的劝解,他说:“我每天可以看100个孩子,这样可以平均让每个孩子少等几分钟,早点看上病。”
这里,见证了抗疫三年来,儿医人不计其数的步履匆匆,白衣执甲,逆行出征。
这里,丈量了我们“饮冰十年,难凉热血”的心酸与豪迈,有过犹豫,有过彷徨,但从未退缩!
到如今,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全市各大医院迅速进入了“紧急战备”状态。作为我市唯一一家三甲儿童医院,常州市儿童医院肩负着重担和压力可见一斑。
可是,这里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寒冬。面对高风险、高传染性疾病,医务人员是冲锋陷阵的白衣战士,也是一个个普通人,他们身经百战也容易屡屡受伤。
为了能让每天近2000名患病儿童及时得到诊治,这一次,儿医人依然没有退缩。
战友倒下了,科室大幅减员,正常轮班已不能实现,大家把8小时的班上成了12小时甚至更长;发热门诊的医生一坐下去就几乎失去了喝水、上洗手间的自由;手术室的无影灯记录下了少有的留守力量正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给患儿完成精细手术;PICU和NICU无陪病房里医生护士们熬红的眼还在兑现着24小时生命守护的诺言;已经病倒近一半的药学人怀揣着驰援上海抗疫的豪情,为小患者赶制药品;检验医技人一如既往在默默充当无名的幕后英雄;隔离病房里,年近半百的值班医生用一个通宵的奔跑,完成了收治十多位高烧新患者,看护几十位住院老患者,以及会诊专科病人的充实任务,可是他自己也是吃了药来上班的呀……
寒冬的守护人
他们同样是一群平凡的血肉之躯,他们也会累,也有病痛;他们家里也有老有小,同样需要去照顾和陪伴。
可是,医院是孩子们的最后一道防线,抗疫三年,若非人民生命重托,谁会如此殚精竭虑?若非怀揣一腔孤勇,谁能如此披荆斩棘?
作为医务人员,他们愿意承载这份托付。他们的付出,应当被看见,被尊重,请对他们多一份理解和关爱!
医患携手用爱战胜病毒
END
供稿:宣传科
编辑:刘寒燕
责任编辑:杨小霞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