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范佩戴口罩等于没戴口罩!附:倡议书
当前疫情形势,专家提醒您,戴口罩仍然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请市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坚持做好个人防护,从而有效阻断新冠病毒传播。
什么时候需要戴口罩?
据研究表明,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戴口罩不仅可以降低飞沫量,也可以防止自己无意中接触或吸入他人的飞沫,从而有效地遏制病毒的传播与扩散。因此,科学规范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最重要、最有效措施之一。
哪些场所和情形应佩戴口罩?
1.处于商场、超市、电影院、会场、展馆、机场、码头和酒店公用区域等室内人员密集场所时;
2.乘坐厢式电梯和飞机、火车、轮船、长途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3.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
4.医院就诊、陪护时,接受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登记行程信息等健康检查时;
5.出现鼻咽不适、咳嗽、打喷嚏和发热等症状时;
6.在餐厅、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时。
怎么正确佩戴口罩?
1.确保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
2.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推荐更换时间为4小时;
3.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
4.需重复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时宜悬挂于清洁、干燥、通风处;
5.戴口罩期间如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
6.外出要携带备用口罩,存放在原包装袋或干净的存放袋中,避免挤压变形,废弃口罩归为其他垃圾处理。
一组图告诉你戴口罩和不戴口罩区别到底有多大
由此可见,大家出门一定记得佩戴口罩。
而普通医用外科口罩不如N95、KN95口罩密闭性强、防护性好。因此,当我们去风险等级更高的地方,比如医院,空气流通欠佳的地下商超、娱乐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防护级别更高的N95、KN95口罩。
规范佩戴N95口罩的方法
1.用手托住口罩,使鼻夹位于指尖,让头带自然垂下。
2.鼻夹朝上,用口罩托住下巴。将下口罩带(颈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耳朵以下的位置,将上口罩带(头带)拉过头顶,放在脑后较高的位置。
3.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顶部,用双手,一边向内按压,一边向两侧移动,塑造鼻梁形状。
4.双手捂住口罩快速呼吸,应感觉口罩略有鼓起或塌陷。若感觉有气体从鼻梁处泄漏,应重新调整鼻夹;若感觉气体从口罩两侧泄露,进一步调整头带位置。
N95口罩的错误戴法
(此图片来源:北京协和医院公众号)
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们:
当前的疫情传播,正影响着广大市民朋友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重归健康美好生活,是广大市民共同的迫切愿望。为了最大限度控制疫情的影响、守护祥和安康的生活、喜迎满怀期待的新征程,我们倡议:
一、用科学打败病毒。科学防疫,人人可行。我们呼吁广大市民朋友继续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持续参与“全民戴口罩”文明行动,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以强健体魄和良好心态作防疫“良药”。
二、用智慧解决难题。文明共享,赋能你我。我们呼吁广大市民朋友理性购药,掌握购药技巧,科学合理用药。有余药,可分享,让有限的药品资源发挥最大作用。也请市民朋友们积极了解自身或家人感染新冠后的应对技巧,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
三、用友善温暖寒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们呼吁广大市民朋友积极弘扬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关心关爱特殊群众,为有需要的人群伸出援手,互相帮助。如果你已不小心感染了新冠病毒,请在扔垃圾前做好消毒包扎,给邻居、清运人员多一份保护。如果因为感染遭遇家庭生活困难,请主动寻求帮助,我们相信,总有人愿意和你一起战胜困难、走出阴霾。
四、用团结赢得胜利。友爱互助、崇德向善。密切关注疫情防控的态势,及时发布志愿服务信息,发动广大志愿者团结起来,深入群众,积极开展健康防护安全知识宣传普及工作,积极开展爱心关怀活动,帮助身边有需要的群众,策划建立“共享药箱”机制,让“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彰显志愿精神风采。
市民朋友们,三年来,我们以风雨同舟的意志,共同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赢得了抗击疫情的信心。
岁末将至,万物待新。让我们同心同行、共克时艰,静待春暖花开!
2022年12月22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