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SOX成功转化胃癌并肝转移患者,“微创手术+微波消融”实现肿瘤根治

2022-12-22 14:35   肿瘤医学论坛

胃窦小弯侧粘膜可见糜烂,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伴淋巴细胞浸润,间质见较多黏液残留,结合免疫组化,未见明确癌残留,符合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分级:0级。

89581671685438150

钟文进 主治医师  肿瘤学博士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科普专委会委员,中国NOSES联盟福建省分会理事,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胃癌外科分会委员,福建省中西医协会普外分会委员,福建医师协会普外科青委会委员,泉州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秘书,泉州医学会快速康复学分会学组委员,泉州抗癌协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委会委员。

病例介绍

1、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56岁,主诉:上腹部胀痛不适1月。既往病史:无特殊。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腹平软,左上腹轻压痛,余腹部无压痛、反跳痛,未及明显肿块,肠鸣音无亢进,直肠指检(—)。

2、医学检查

CEA30.07ng/ml、CA199 122.39U/ml    2022.03电子胃镜      

48971671685438499

2022.03上腹部CT

84241671685438894

胃充盈尚可,胃窦部壁见增厚,较厚处约2.72cm,增强呈轻度强化。胃窦部周围及腹膜后见多发结节状稍低密度灶,边界尚清,大小约3.87×3.09cm,增强呈轻度不均匀强化。

24421671685439038

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肝内密度均匀,肝内见多发类圆形稍低密度灶,边界欠清,较大者范围约3.8×2.52cm,增强呈环状强化。

58841671685439176

肝肿物穿刺活检:(肝)腺癌,倾向转移性腺癌。

3、临床诊断

胃窦腺癌并腹腔、腹膜后淋巴结及肝转多发转移cT3N3M1。

4、转化治疗

2022-03至2022-09行SOX+卡瑞利珠单抗方案(三周方案)治疗,共计8个周期。

5、疗效评价

2022-06

35831671685439277

与2022.03影像对比:胃窦部壁见增厚,较厚处约1.96cm(2.72cm),胃窦部周围及腹膜后见多发结节状稍低密度灶,边界尚清,大小约2.61×1.39cm(3.87×3.09cm )。肝内见多发类圆形稍低密度灶,边界欠清,范围较前稍缩小,较大者范围约2.42×2.12cm(3.8×2.52cm )。               

86971671685439417

 胃窦小弯见1.2cm×1.5cm溃疡,底覆盖白苔,边缘不整,周围黏膜充血水肿,周边黏膜纠集,胃窦腔变形。       2022-09       

71411671685439523 

胃窦部壁见增厚,较前明显缓解,现较厚处约1.72cm;胃窦部周围及腹膜后见多发结节状稍低密度灶,边界尚清,部分较前减小,现较大者大小约1.37×1.20cm。肝内见多发类圆形稍低密度灶,边界欠清,部分范围较前缩小,较大者范围约1.25×0.83cm,增强呈环状强化。       

81191671685439629

胃窦: 胃窦小弯见0.4cm×0.5cm溃疡,覆少许白苔,边缘黏膜纠集,表面充血发红,胃窦腔变形。       

47311671685439741            

6、后续治疗

2022-10: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肝转移瘤微波消融术。

68851671685439798

36941671685439993

术后病理:胃癌化疗+免疫治疗后:

1.胃窦小弯侧粘膜可见糜烂,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伴淋巴细胞浸润,间质见较多黏液残留,结合免疫组化,未见明确癌残留,符合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分级:0级。标本两切缘及大网膜均未见癌累及。 

2.小弯淋巴结(0/6)、大弯淋巴结(0/3)、(贲门右LN)(0/7)、(幽门下LN)(0/11)、(肝总A旁LN)(0/4)、(腹腔干LN)(0/8)、(脾动脉旁LN)(0/2)、(肝十二指肠韧带)(0/4)、(胃左A旁LN)(0/5):均未见癌转移;(幽门上淋巴结 )(胃左A旁LN):纤维脂肪组织,未见癌累及。            

专家点评:叶凯

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胃肠外科行政主任

我国胃癌高发,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就处于进展期,而且治疗效果往往不甚理想,严重影响了国民的身体健康;近些年来,为改善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率,胃癌的主要治疗模式已经由单纯的手术切除治疗模式转变为新辅助治疗+手术+术后辅助治疗的新模式,强调了规范化进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和合理化应用辅助治疗的重要性,其中免疫治疗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免疫治疗开始应用于胃癌的治疗,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也预示着免疫治疗在胃癌转化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免疫治疗的广泛开展,我科目前也已将免疫治疗与传统的抗癌治疗相结合,精益求精,加强多学科合作和规范化治疗,为患者设计并实施更加精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使患者获得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本地区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规范化治疗做出更多的贡献。这是一个胃癌肝转移患者,通过化疗+免疫治疗成功转化,原发胃肿瘤完整切除,肝转移瘤射频消融,最终达到NED状态,提高了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89721671685440101

叶 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胃肠外科主任

福建省外科学胃肠外科学组副组长

福建省预防医学会肛肠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预防医学会胃肠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结直肠MDT福建省副主委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外科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外科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腹腔镜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专委会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专业腹腔镜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委会腹腔镜学组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直肠癌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卡瑞利珠单抗,微波消融,胃癌,微创,肿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