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四年级学生新冠阳性离世,卫健委:系突发高热惊厥
近日,广西贺州一名四年级小学生因为阳了后离世的消息,世引发社会关注。
据了解,这位4年级的小姑娘一开始身体不适,家长马上带其到医院检查,诊断结果为“弱阳”,因为不严重,家长就带她回家休息治疗了。
第二天高烧到39.5度,吃了退烧药后有所好转,本来以为一切正常了,但是在第四天的时候,孩子说浑身疼,家长给她吃了点布洛芬,结果到了第五天早上,孩子就开始不太对劲,甚至开始翻白眼。
送到医院之后抢救无效,孩子离世,彻底和家长天人永隔了。一位还在上小学4年级的学生离开了,这样的事情让很多人都不敢相信。
随后贺州卫健委对这件事情进行了回应,孩子属于突发高热惊厥,但是具体原因需要医学解剖。
不管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件事情对孩子的家长来说都是沉痛的打击。孩子的母亲更是在班级群里面痛心劝诫各位家长:“孩子阳了要重视”。
其实,早在12月12日,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收治的一位3岁幼童高热惊厥,自测新冠抗原阳性。主诉发热5小时,抽搐20分钟。医生及时换用镇静药物、加用降颅压、静点退热药物后,所幸无大碍。
新冠肺炎与高热惊厥发作是否有直接联系?病毒学专家常荣山表示,惊厥与发热没有相关性,过往的医学研究表明,惊厥与遗传有关,是罕见事件。
常荣山介绍,热性惊厥并非COVID-19的常见神经系统表现。对34个医学中心诊断的8854例0-5岁的新冠感染者,约0.5%出现热性惊厥,中位年龄为1.5岁,没有案例演变为癫痫。此外,热性惊厥大多预后较好,且病程具有自限性。
针对热性惊厥患儿,常荣山提醒:“惊厥未必出现在疾病的热峰,也可能在体温的上升期或者下降期出现热性惊厥。如果患者有发生惊厥的病史,退烧后可能仍会发生惊厥,要及时处理,不能让患病儿童独自在家。”
12月2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在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热性惊厥是儿科急诊非常常见的疾病,由于病毒导致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发生热性惊厥最常见的诱因,孩子年龄段在6个月到5岁之间,一般在发烧的第一个24小时发生,尤其是体温快速上升期,这个时候最容易发生热性惊厥。
一般情况下,孩子的体温可能会达到38℃和38.5℃以上,孩子会呈现四肢僵硬、牙关僵硬、双眼上翻、口唇青紫,对外界没有反应,一般孩子热性惊厥持续3-5分钟,就可以自行停止,当热性惊厥停止,可以尽快把孩子送到医院。
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热性惊厥不会影响神经系统发育,不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所以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虽然从现在这个情况来看,可能大家早晚都得阳,但是相关专家表示,越晚阳症状越轻,小学生抵抗力较低,身体情况更加需要重视;所以在能避免的情况下,学生和家长还是尽量避免好一些。
来源:澎湃新闻、光明日报、网易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