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老人、肿瘤/血液病患者感染了,这些坑不要踩!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大家也发现了身边的感染者越来越多,普通人群一般都晓得怎么吃药。
但对小儿、老年人、肿瘤患者、血液病患者这类特殊人群,在新冠时的用药方法一定要区别于普通人群。
很多人问小儿吃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老年人病情严重能多吃点药吗?
肿瘤患者能同时抗肿瘤和新冠治疗吗?
血液病患者能打疫苗吗?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药剂科的医师紧急给大家梳理了这篇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你一定要仔细看!
建议对≥2月龄、腋温≥38.2℃,或因发热导致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给予退热药物。
小儿退热吃啥子药?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这两种药物都属于解热镇痛类,除了退热外,还可以缓解疼痛症状。
家长们注意:如果宝宝发热的同时伴有呕吐、喂药困难,或者在熟睡的情况下发热,若不想打扰孩子睡眠,可以考虑选用退热栓(塞肛门)。
注:药品使用剂量根据部分药品说明书整理,其他剂型规格用法用量请参考具体说明书。
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时必须注意:
• 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用于退热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 5 天。
• 如果宝宝没有基础疾病,2-6月龄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大于6个月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 2月龄以下宝宝,肝肾功能发育未成熟,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禁用任何解热镇痛药物,请直接前往医院就诊。
• 注意剂型、剂量、给药时间。
重点!给小儿用药的“四个不要”
1.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不要一起或交替使用
2. 口服退热药和肛塞退热栓不要一起使用
3. 退热药和其他感冒药不要一起使用
4. 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不要盲目使用
“阳”宝宝用药时,品种越少越安全!如果孩子有基础疾病,更不要擅自用药。
很多人听说老年人更容易发展成重症,所以觉得把剂量加大、多吃点药就好得快些。
NO!这个想法完全不对!
还有各种基础病的老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就着急忙慌地不敢吃药了。
NO!这个想法也是不对!
老年新冠患者
不要擅停其它治疗基础疾病药物
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基础疾病很可能会加重。感染期间仍然需要规律应用常规药物,监测血压、血糖、心率等指标变化。
按时足量服药、不擅自更改药物和药量、不擅自停药,必要时家庭成员应协助老人服药,避免漏服。
老年新冠患者
用药遵循四点基本原则
1. 种类少 老年人用药时尽量减少用药种类,减少非必要用药,非必须情况下,一般合用药物不超过3~4种。记住老年新冠患者用药一定要少而精!
2. 剂量小 老年人因脏器功能减退,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下降,血药浓度偏高,用药剂量要适当减少,为年轻人的1/2~2/3。记住切勿加大用药剂量!
3. 遵医嘱 老年人可能因为记性差不能按时服药,或者视力差看不清药品说明书,而影响用药的依从性。因此拿到药后应向医生、药师询问用药的剂量、时间、疗程、注意事项等,并记录下来。
4. 勤观察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有所减退,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因此用药过程中需特别注意身体的各种不适症状,如有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肿瘤患者因自身及治疗原因,可能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所以比普通人群更容易感染新冠。
感染新冠后肿瘤患者如何用药?是否能继续进行抗肿瘤治疗?往下看☟
首先!应尽量去医疗机构就诊:
肿瘤患者出现新冠症状或确诊为新冠后,应尽量去医疗机构就诊治疗,其次选择在正规医疗机构的互联网医院进行咨询推荐后治疗,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选择官方网站推荐的药物居家对症治疗。
肿瘤患者使用退热药的6条建议:
❶ 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作为退热药物,通常只使用一种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切忌与复方感冒药联用。
❷ 服用退热药期间不饮酒,不喝含有酒精的饮料。
❸ 缓释制剂不能掰开、研碎服用,对于吞咽困难的肿瘤患者可选择液体制剂。
❹ 对乙酰氨基酚可餐前服用,布洛芬宜随餐或餐后服用。
❺ 布洛芬与甲氨蝶呤不宜同用;正在出血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建议不选用布洛芬;活动性或既往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的患者禁用布洛芬。
❻ 癌痛患者若已使用氨酚羟考酮或氨酚曲马多,就应尽量避免合并使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
肝肾功能不全肿瘤患者感染新冠后用药注意事项:
肝肾功能不全的肿瘤患者使用退热药一定要谨慎,部分患者甚至禁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严重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禁用西替利嗪!
仔细阅读下表,了解用药细则
身体虚弱肿瘤患者服用右美沙芬止咳前应咨询医师:
● 对于服用抗抑郁药和使用利奈唑胺的肿瘤患者,不宜选用右美沙芬。
● 对于身体虚弱或卧床不起的肿瘤患者,在服用右美沙芬之前应咨询医师或药师。
● 肿瘤患者在感染新冠并用药后,如出现持续高热(高于38.5℃,超过3天)、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或者肿瘤原有症状加重,尽快到医院就诊。
感染新冠后建议推迟抗肿瘤治疗:
《NCCN癌症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指南2022.3版》推荐: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的肿瘤患者,建议推迟抗肿瘤治疗。
感染新冠的肿瘤患者在相关症状完全缓解、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连续 2 次,间隔 24 h),可考虑重启抗肿瘤治疗。对于符合治疗条件的患者,应当尽量恢复治疗,必要时可以结合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或者减量。
与普通人群相比,血液病患者多数存在免疫功能受损,更易感染新冠病毒,且感染后重症率高,预后更差一些。
那么,疫情放开后血液肿瘤患者如何做好自我保护,又有哪些应对措施呢?
一、加强日常管理
建议少外出、勤洗手,多通风,常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规范作息,健康饮食,适当运动,非必要不就医(或者选择线上问诊),遇到紧急情况,就医先采取就近原则。
二、如何鉴别发热
由于血液病患者在放化疗后也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或中性粒细胞缺乏症伴发热的情况,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发热的特点进行诊断,重点关注患者近期用药史,同时要注意血液及影像学检查。(主要是多与主管医师沟通!)。
三、如何进行饮食管理
大部分患者在化疗后会出现食欲不佳,口苦、恶心呕吐,建议患者在此期间尽量多食新鲜蔬菜、少量多餐,同时也要注意水分的补充。
需注意:传统观念认为各种汤类能帮助调理,但汤中的蛋白质含量是极少的,脂肪含量较高。因此,仅摄入汤类无法满足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质,应结合自身情况多食高热量食物。
高蛋白食物主要包括:牛奶(排除乳糖不耐受外)、蛋类、瘦肉或红色的肉类、鱼虾、豆制品等。
多吃含铁元素较多的食物:红色的肉类、动物的肝脏等。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猕猴桃等(如果你怕冷或因粒细胞太低进食水果易出现胃肠道感染,用柑橘、苹果熬水喝也是可以的);并且避免摄入浓茶及咖啡、酒类、气体饮料、油炸物等。
四、血液病患者能否接种新冠疫苗
和健康人群相比,血液病患者接种新冠疫苗后的免疫应答对患者保护效力总体要低些,但仍具有保护效力。
0 1 血液病患者能不能打疫苗?什么时候打?
鼓励符合接种条件且无禁忌证的血液病患者接种疫苗,同时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及原发病的观察。
至于什么时候打?
对于处于急性期或不稳定期的血液疾病患者(如正在接受放疗、化疗或骨髓移植的患者),不适合接种新冠疫苗;处于慢性期或稳定期的患者,经医生全面评估,若状态良好,各项指标正常,可考虑接种新冠疫苗。
总之,能否接种疫苗的关键在于全面、专业地评估。
02 随便一种疫苗都可以打吗?
血液病患者建议优先选择灭活疫苗。
因为灭活疫苗工艺成熟,根据既往同类型疫苗的安全性特点,建议血液病患者优先选择,重组亚单位疫苗也可选用。
03 打疫苗期间需要注意些什么?
主要观察不良反应。
对其他血小板减少和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如血友病或抗凝治疗的患者),应注意疫苗接种注射部位的止血,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应关注血小板计数和出凝血指标的变化。
参考文献
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 [J]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 (03): 161-169.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6,11(2):81-96.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2022版)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内分泌与代谢病分会, 中国毒理学会临床毒理专业委员会. 老年人多重用药安全管理专家共识[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8, 26(9):705-717.
中国药闻.安全用药月 | 老年人用药的基本原则.2019.10.28
王健民等,成人血液病患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年5月第43卷第5期 359-364
未经医院许可,请勿转载、摘编!
来源:药剂科、血液内科
作者:张梨、郭懿萍、刘尧、史丽君
专业审核:唐红梅、周后凤、魏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