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前列腺的 mpMRI 现在被广泛接受为具有临床意义的 PCa 的无创早期检测的高精度方式。
磁共振成像 (MRI) 越来越多地用于前列腺癌的检测、定位和分期。由于其出色的软组织对比度和多平面成像,它在良性前列腺疾病的评估中也非常有用。前列腺良性疾病的患病率很高,以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为代表。相反,良性前列腺肿瘤极为罕见,以多房性囊腺瘤、平滑肌瘤、血管瘤和颗粒细胞瘤为代表,尽管由于 MRI 的广泛使用,这些罕见的肿瘤最为常见。先天性前列腺异常与前列腺胚胎发育缺陷有关,包括发育不全、异位和血管畸形,横断面成像很少见的异常。前列腺囊肿是最常见的发育异常,偶尔与临床症状有关,主要是由于感染和出血。
与前列腺癌一样,多参数 MRI 也是诊断和治疗良性前列腺疾病的可靠工具,可提供更多信息,例如前列腺的形态变化、更准确的前列腺测量值以及非恶性前列腺病变的功能特征。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这些良性前列腺疾病的 MRI 表现。多参数 MRI 也是诊断和治疗良性前列腺疾病的可靠工具,可提供更多信息,例如前列腺的形态变化、更准确的前列腺测量值以及非恶性前列腺病变的功能特征。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这些良性前列腺疾病的 MRI 表现。多参数 MRI 也是诊断和治疗良性前列腺疾病的可靠工具,可提供更多信息,例如前列腺的形态变化、更准确的前列腺测量值以及非恶性前列腺病变的功能特征。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这些良性前列腺疾病的 MRI 表现。
解剖学
概述前列腺解剖结构可以更好地了解 BPH 中发生的形态学变化。在 MRI 上,T2 加权图像 (T2WI) 提供了最好的组织对比度来描绘腺体带状解剖结构。前列腺可分为 4 个腺区和 1 个间质区。外周区 (PZ) 约占正常前列腺体积的 70%,并围绕着中央区 (CZ) 和远端前列腺尿道。它在 T2WI 上显示高信号强度 (SI)。CZ 相当于腺体体积的 25%,并围绕着射精管。CZ 在 T2WI 上显示低 SI。移行区 (TZ) 在未增大时约占前列腺腺体组织的 5%,涉及精突上方的尿道。非增生性 TZ 在 T2WI 上显示均匀的低 SI。尿道周围腺体 (PUG) 代表 < 占腺体体积的 1%,位于近端尿道后方——当不扩大时,它们是不可见的。前纤维肌肉间质是唯一的间质区;它在前面与逼尿肌纤维和尿道外括约肌相邻。1–4它在 T2WI 上显示出明显低的 SI。图 1 A-D总结了前列腺解剖结构
图1:
前列腺带状解剖。图 A–B 显示前列腺的 T2WI MRI,矢状面 (A) 和轴面 (B–D) 没有明显增生。概述了前列腺区域:CZ(中央区域)、PZ(周边区域)、PUG(尿道周围腺体)、TZ(移行区)、AFMS(前纤维肌间质)。插图 B–D 对应于 (A) 中虚线指示的平面中的轴向图像。ED表示射精管;你,尿道。
前列腺良性疾病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 是一种组织学诊断,指 TZ 内平滑肌和上皮细胞的增殖。5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被认为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现象,估计患病率在第五个十年为 20% 左右,在第七个十年为 50% 至 60%,达到 80% 至 90%适合 70 至 80 岁的男性。 BPH 常伴有下尿路症状 (LUTS),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并发症,如急性尿潴留、肾积水、反复尿路感染、膀胱结石、反复血尿和最终,肾功能损害。影像学在 BPH 临床评估中的既定作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迄今为止,前列腺体积一直是考虑用于指导管理的主要影像衍生参数;最近,前列腺形状——即膀胱内前列腺突出 (IPP)——已被引入作为辅助手术治疗分配的另一个特征。由于其低成本和广泛应用,超声 (US) 一直是 BPH 评估中的主要成像方式。相反,MRI 尽管越来越多地用于 PCa 检查,但在 BPH 评估中的作用仍然有限。然而,它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成像方式,考虑到其高软组织对比度分辨率,可以实现出色的带状解剖描绘和形态特征,以及前列腺体积计算的最佳精度。
病理生理学和影像学相关性
BPH 的组织学异常是结节性增生(腺瘤),可能随着进展而合并,通常涉及 TZ 和 PUG(图 2 A、B)。9它包括腺体和间质增大,在 T2WI 上可以分别描绘为高 SI 区域和低 SI 区域(图 3)。还可以注意到 T2WI 上的带状低信号区域,代表增生腺体巢周围的尿道平滑肌纤维束。
图 2:
矢状 T2WI 显示一个正常体积的腺体,没有明显的增生 (A) 和一个扩大的增生腺体 (B),涉及 TZ(连续线)和 PUG(虚线)。
图 3:
轴向 T2WI 显示扩大的 TZ 和双侧 BPH 结节。上皮增生显示高 SI(白色箭头),间质增生显示低 SI(黑色箭头)。
在前列腺肥大的情况下,已提出 2 种机制导致 LUTS:上皮增生引起的体积增加导致直接膀胱出口梗阻 (BOO)(静态效应)和间质增生导致尿道周围肌肉张力增加(动态效应) ); 最常见的是两者并存。
此外,已经观察到尿道的变形比压迫引起更多的阻塞。9虽然 TZ 增生会产生所谓的侧叶,这往往会导致尿道受压,但 PUG 增生会产生中/尿道后叶,这会导致尿道变形以及球阀机制,从而导致更严重的 BOO(图 4)。9因此,增生部位而非大小可能是决定尿流阻塞的主要因素。
图 4:
BPH 尿流阻塞的病理生理学。外侧叶(白色)往往会导致尿道受压,而尿道后叶(黑色)往往会导致扭曲,从而导致更严重的 BOO。B表示膀胱。
不同程度的腺体区受累(TZ 或 PUGs),可能是对称的或不对称的,以及不同比例的间质和腺体成分使前列腺增生具有异质性的影像表现,可以在 MRI 上得到最佳识别,并将进一步详细说明在以下部分中。随着增生进展和囊内压力增加,经常观察到的大体形态学变化是前后径增大、前纤维肌性间质和 PZ 变薄、膀胱三角区抬高,以及偶尔增生组织从膀胱三角区突出,表明减压过程。
大叶分类
为了对上述形态学异常的描述进行分类和标准化,Wasserman 等人1,10根据之前的病理学研究提出了 BPH 的 US 大叶分类,随后适用于 MRI。11其想法是确定 BPH 表型,以便在不同亚型可能具有相应不同症状和基于表型的治疗策略可以提高成功率的假设下,将 BPH 理解和研究为异质性疾病。1,10图 5和表 1总结了 BPH 肺叶分类。不同 BPH 亚型的 MRI 示例如图 6-8所示. 在 Wasserman MRI 队列中,最普遍的模式是 1 和 3,分别占病例的 63% 和 31%。
图 5:
BPH 的大叶分类(基于 Wasserman 的分类)。
图 6:
模式 1 示例。A,矢状位 T2WI 显示过渡区扩大。注意 BPH 结节导致的尿道后移。B,轴位 T2WI 显示过渡区扩大,双侧 BPH 结节。
图 7:
模式 3 示例。A,矢状位 T2WI 显示 TZ 和尿道后增大。注意细长的 AFMS。B,轴位 T2WI 图像描绘了双侧 TZ 扩大。注意拉长的 AP 前列腺直径。AP表示前后。
图 8:
模式 7 示例。A,矢状位 T2WI 显示双侧 TZ、带蒂和次三角扩大的组合。B,轴位 T2WI 显示双侧 TZ 增大和 PZ 变薄。
使用 Wasserman 的叶分类,Grivas 等人试图将 BPH 模式与症状评分相关联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经过验证和广泛采用的问卷,由 7 个项目组成,可确定刺激性和阻塞性排尿症状的严重程度。对于每个项目,要求患者在 0-5 的范围内打分。49 名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男性将分数相加,因此患者症状可分为轻度 (0–7)、中度 (8–19) 或重度 (>19)。] 在他的队列中,最普遍的类型是 3 (44.9%)、5 (26.6%) 和 1 (24%);2型和4型各占2%,未发现其他亚型。模式 5 与更严重的症状相关,这可能是由于与该亚型相关的较高 IPP,而模式 3 显示更多排尿症状。12 Guneyli 等人13相反,在他接受术前 MRI 的 61 名男性队列中,未发现 BPH 模式与 IPSS 评分之间存在显着关联。
磁共振成像衍生的前列腺测量
研究还调查了临床参数与 MRI 衍生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其中我们强调并将讨论以下内容:总前列腺体积 (TPV);过渡区体积 (TZV) 和过渡区指数 (TZI);知识产权保护计划;和前列腺尿道角 (PUA)。
总前列腺体积
尽管 TPV 与 LUTS 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并不直接,但已证明 TPV 与 BOO、LUTS、疾病进展和并发症风险相关。14–17 TPV >30 mL 已显示与低峰值尿流率和高排尿后残留量相关15并且 TPV >50 mL 的患者出现中度至重度 LUTS 的可能性高 3.5 倍。16 TPV 也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因为大于 30 mL 的前列腺可能更多地受益于 5-α-还原酶抑制剂、减小前列腺大小的抗雄激素药物,而小于 30 mL 的前列腺可能更多地受益于 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这减少平滑肌张力。18在考虑手术选择时,了解前列腺体积和结构有助于选择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微创手术或前列腺切除术。鉴于直肠指检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 水平在估计前列腺大小方面的不准确性,指示在治疗和干预前进行前列腺成像以评估前列腺体积似乎是合理的。目前,评估前列腺测量值的两种最常见的成像方式是经直肠超声 (TRUS) 和 MRI。19由于可及性和低成本,TRUS 一直是 BPH 中使用的主要方式。然而,缺点是它是一种高度依赖于操作者的成像方法,前列腺体积的低估 <30 mL 和较大腺体的高估。此外,MRI 可以更好地区分前列腺的区域,并且一些研究显示与 TRUS 相比,体积估计的准确性更高,变异性更小。
过渡区体积和过渡区指数
TZV 和 TZI 与 BPH 进展之间的关系是有争议的。很少有研究报道 TZV 和 TZI 与 BPH 进展之间没有显着相关性。24,25相反,其他研究表明 TZV 比 TPV 更能代表 BPH 大小。14,15 TZI(计算为 TZV 和 TPV 之间的比率)与临床 BPH 参数显着相关。 Marks 等人27观察到 TZI 较高的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更好,表明这可能是治疗成功的预测指标。
前列腺MRI体积测量技术有以下几种:
椭球公式:使用椭球公式 SI × 前后 × T × 0.52 手动测量前列腺的 3 个最大正交尺寸以估计体积,假设腺体为规则卵圆形(图 9 A,B)。28这是 PI-RADS 2.1 版建议使用的技术测量。29然而,它通常是不准确的,因为增大的前列腺通常具有不规则的轮廓而不是椭圆形配置。30
手动前列腺面积测量:在串行多平面图像上手动追踪前列腺边界,并使用软件后处理计算体积。它比椭球公式更准确,但需要专业知识且耗时。28,31,32
自动前列腺分割:全自动方法仍在开发中。在已经可用的半自动方法中,使用计算机辅助检测软件勾勒出前列腺边界。它需要一个额外的步骤来细化轮廓,使初始形状变形,从而使表面与前列腺边界精确对齐。主要优点是与手动分割相比执行时间更短,同时仍保持高精度。33
图 9:
椭球公式。T2WI 上的轴向 (A) 和矢状 (B) 平面,画线表示椭圆公式中使用的前列腺的正交直径。AP 测量应从矢状面获得。AP表示前后。
膀胱内前列腺突出
IPP被计算为从尿道内口到最突出到膀胱中的颅内增生性前列腺组织的距离(图10)。由于球阀 BOO,IPP 导致排尿期间膀胱运动恶化。最近的研究表明 IPP 与 LUTS 的进展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26,34 IPP 超过 10 毫米与医疗结果不佳以及急性尿潴留后无导尿管排尿试验失败有关,需要更明确的程序。
图 10:
矢状 T2WI 图像演示了如何测量 IPP(箭头)。
前列腺尿道角
前列腺尿道的近端和远端部分被一个成角点分开,该成角点在精沟水平的矢状面上确定,称为 PUA。2正常人的 PUA 约为 35 度。36较高的 PUA 与较低的尿流率和泌尿系统症状相关,甚至在轻度增大的前列腺中也会增加。36–39它已被指出是使用 α 受体阻滞剂治疗 LUTS 患者结果的可能预测指标。38,40迄今为止发表的大多数研究都使用 TRUS 来评估 PUA,但也可以使用 MRI 轻松完成(图 11 A、B)。
图 11:
(A) 正常前列腺和 (B) 增生性肥大前列腺的矢状 T2W 图像说明如何测量 BPH 病例中增加的 PUA。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磁共振成像和程序
在本次会议中,我们将简要回顾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 和前列腺动脉栓塞术 (PAE) 相关的 MRI 结果。
前列腺动脉栓塞术
尽管未被广泛采用,但 PAE 已成为 BPH 继发性 LUTS 的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替代疗法。41 MRI 一直是表征 PAE 后成像特征的首选成像方式,可以划定梗塞区域和前列腺体积变化。41 PAE 后的梗塞区域通常涉及中央腺体,保留 PZ,并且在 MRI 上,最常在 T2WI 上显示低 SI,在 T1WI 上显示高 SI,并且在 DCE 上无增强(图 12 A-C)。
图 12:
良性前列腺增生程序。PAE 后前列腺 MRI 显示梗塞(箭头),其中 (A) T2WI 显着低信号,(B) T1WI 高信号,和 C) 减影 DCE 无增强。PZ幸免于难。由 Pedro Sérgio Brito Panizza 博士提供。
PAE 后 MRI 上梗死区域的识别与 PAE 后更大的体积减少有关。已经发表了关于 PAE 后梗死、体积缩小和临床结果之间相关性的研究,但结果多变且样本较小。Zhang 等人43在 26 名患者中成功实施了 PAE,并观察到前列腺体积显着减少以及症状评分有所改善。另一项研究报告了梗塞面积和成功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Frenk 等人42没有发现梗塞区域与 IPSS 之间存在统计学上显着的关联,但暗示这可能与他们的小队列有关。42也有人指出,体积减少以外的机制可能在临床改善中发挥作用。Little 等人观察到,具有 ≥ 2 个 ≥ 1.0 cm 富血管 BPH 结节的患者在 PAE 后具有更大的前列腺体积减少百分比和症状改善,表明 PAE 成功的可能预测因素。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TURp 一直是 BPH 的标准手术治疗。放射科医生应该熟悉 TURp 后的影像学发现,通常是上前列腺尿道46的加宽和不规则管腔(图 13 A、B)。在对应于炎症浸润的 TURp 后不久可以看到围绕前列腺尿道的低 T2 SI 边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
图 13:
A、矢状位和 (B) 轴向 T2WI 显示上前列腺尿道增宽且不规则 ( * ),这是 TURp 后的典型表现。
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在成年男性中的患病率很高,总体患病率为 8%,与缺血性心脏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相当,是患者就医和泌尿科医生就诊的常见原因。47这是一种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确定的 4 类异质性疾病:(1)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2)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3)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3-A:炎症性和 3-B:非炎症性) , 和 (4) 无症状的炎症性前列腺炎。47临床上这是一个诊断难题,因为症状多种多样,表现为盆腔疼痛和泌尿系统症状,甚至可能没有症状,与 PSA 水平升高相关或无关。48肠杆菌科是与感染性前列腺炎相关的最常见病原体,尤其是大肠杆菌。慢性前列腺炎还与其他病原体有关,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和念珠菌属。49由于在 mpMRI 上与 PCa 相似,成像分析可能具有挑战性,在 T2W 上显示为低 SI 区域,在高 b 值 DWI 上显示为高 SI 区域,在表观扩散系数 (ADC) 图上显示为低信号区域,与早期增强相关大商所。此外,PCa 可能仍存在于经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炎患者中。前列腺炎更常位于 TZ。50尽管如此,形态是另一个重要的诊断线索,通常表现为无占位效应的带状、楔形或弥漫性区域,而不是 PCa 中所见的具有占位效应的局灶性、圆形或不规则区域。51此外,与 PCa 相比,ADC 值通常更高52且焦点更少(图 14 A–F)。急性前列腺炎通常伴有明显的症状和发热,此外还可能导致败血症和发展为前列腺脓肿而必须住院治疗。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是一种慢性前列腺炎分类为特发性(最常见)、传染性、医源性、继发于全身性疾病(风湿病和结节病)和软斑病。50发病率很低,但由于用于无创膀胱癌治疗的前列腺活检、TURp 和膀胱内卡介苗注射液的数量不断增加,该病症得到更多诊断。肉芽肿性前列腺炎(GP) 是更大的 PCa 模仿者,表现为 PSA 水平升高、直肠指检硬区域,以及 mpMRI 上 PCa 的模糊特征,如 T2WI 上的低 SI、低 ADC 值限制扩散和 DCE 局灶性增强(图 15 A-D),这是中等的,通常低于 PCa。53风险因素的存在引起了对 GP 的怀疑,如膀胱内卡介苗注射或结核病暴露,以及 mpMRI 上没有晚期疾病的迹象。
图 14:
一名有泌尿系统症状和 PSA 水平升高的 40 岁男性的前列腺 mpMRI。A,轴位 T2WI 显示右 PZ(箭头)上的楔形低信号区域,(B) 高 b 值 DWI 上的高信号,(C) ADC 图上的低信号,以及 (D) 提示前列腺炎的弥漫性增强. 一年后,(E) 轴位 T2WI 和 (F) ADC 图显示了处理后处理的分辨率。
图 15:
70 岁,无症状,膀胱内卡介苗 (BCG)后肉芽肿性前列腺炎。mpMRI (A) 轴向 T2WI 显示左侧 PZ 上的楔形低信号病变(箭头),(B) DWI 上的高信号,具有 (C) 低 ADC 值和 (D) 局灶性增强。
其他
良性肿瘤
2016 年世界卫生组织前列腺肿瘤分类(表 2)55按细胞来源对它们进行分类:上皮细胞、神经内分泌、前列腺间质、间充质、杂细胞和血淋巴细胞。绝大多数前列腺肿瘤是恶性的。具有良性行为的前列腺肿瘤极为罕见,文献中仅报道了少数病例,包括多房性囊腺瘤和不常见的前列腺间质肿瘤亚型,如平滑肌瘤、血管瘤和颗粒细胞瘤。
前列腺囊腺瘤
前列腺囊腺瘤,也称为巨大多房性囊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纤维间质中的囊性前列腺组成,类似于组织学良性前列腺组织。56,57它的上皮细胞对 PSA 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反应强烈,这证实了它们的前列腺来源。58尽管是良性的,但病变可能会达到很大的尺寸,尽管它不会侵犯邻近的器官。症状与占位效应有关,包括排尿障碍症状、尿潴留和可触及的腹部肿块。57,59报告的病例没有指明具体的年龄范围,诊断范围为 23 至 80 岁。60升高的血清 PSA 水平很常见,但并不总是存在。MRI 表现为沿中线位于膀胱和直肠之间的大型腹膜后多囊性肿块,具有薄强化壁和分隔。61可能存在固体增强成分,并与微囊区域和基质成分相关。62一个重要特征是没有侵犯邻近组织(图 16 A、B)。鉴别诊断包括前列腺囊肿,例如 Müllerian 囊肿、椭圆囊囊肿、BPH 中的囊性变性和滞留性囊肿,以及精囊囊肿。然而,这些通常比前列腺囊腺瘤小而且不是多房性的。63也可考虑囊性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囊腺癌;然而,大多数病例是局部浸润性的,具有大的实性增强成分,不同于前列腺囊腺瘤的非浸润性特征。64,65当前列腺起源未完全可见时,尤其是大体积肿块时,鉴别诊断应考虑囊性膀胱后肿块,包括囊性畸胎瘤、囊性肉瘤、淋巴管瘤和多房腹膜包涵囊肿。选择的治疗方法是完全手术切除,尽管它是良性的,但不完全切除可能导致肿瘤复发。
图 16:
A,轴位和 (B) 矢状位 T2WI 显示多房性囊性肿块附着于前列腺基底,并向后移位精囊(箭头),提示多房性囊腺瘤。
前列腺平滑肌瘤
平滑肌瘤可能发生在任何含有平滑肌的器官中,但最常见于女性泌尿生殖道和胃肠道。前列腺平滑肌瘤是一种罕见实体66,它起源于腺周组织、苗勒管残余物或前列腺囊。67在 MRI 上,它通常表现为局限性前列腺肿块,具有相对于肌肉的 T1 等信号和 T2 低信号至略高信号。DWI 显示扩散受限,ADC 值低,DCE 上呈非特异性增强模式。压迫邻近结构并延伸至腹腔很常见,但没有侵入性特征。68小的平滑肌瘤可能难以与间质性 BPH 结节区分开来,但当它们达到较大尺寸时,鉴别诊断包括恶性潜能不确定的间质瘤或纤维瘤。主动监测是无症状患者的替代方案,而对于有症状的患者,PAE 等非手术治疗优于前列腺切除术。
前列腺血管瘤
泌尿道血管瘤很少见,大多数位于肾脏、输尿管或膀胱。70文献中报道了多种后尿道、膀胱和前列腺周围神经丛的血管瘤病例;然而,仅位于前列腺的血管瘤极为罕见,报告的病例不到 5 例,其中均未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或 MRI。可能表明这种罕见良性肿瘤的症状是与血尿和血精症相关的 LUTS。明确的术前诊断只能通过动脉造影来实现。由于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应慎重考虑手术切除。治疗选择包括电灼、激光、放射和动脉栓塞。
颗粒细胞瘤
颗粒细胞瘤是一种常见于皮下组织和口腔的神经肿瘤。前列腺位置非常特殊,索引文献72,73中仅报告了 2 例未描述影像学特征的病例。
各种各样的软斑病
软斑病是一种罕见的肉芽肿性疾病,主要影响泌尿生殖道。这种情况的特征是尿液培养阳性和慢性炎症,与由于吞噬溶酶体未能杀死入侵细菌而形成米氏-古特曼小体有关。 软斑病在mpMRI上与 PCa 相似,而且与泌尿道症状和 PSA 血清水平升高有关。
淀粉样变性
淀粉样变性是一种缓慢进展的疾病,病因不明,其特征是异常淀粉样物质的细胞外沉积,分为全身和局部两种形式。局部形式占病例的 <10% 77,78,泌尿生殖道是一个罕见的位置。最近的研究表明,促炎蛋白在淀粉体中形成淀粉样沉积物,存在于高达 80% 的前列腺中,因此可以触发自我延续的循环,并可能导致它们参与越来越多的疾病,主要是相关疾病随着老化。79因此,据推测,前列腺淀粉样变性与炎症有关,据报道与前列腺腺癌的相关性在 2% 到 25% 之间。80,81血清 PSA 水平升高,在 MRI 上表现为 T2 低信号肿块,但与腺癌不同,它不显示弥散受限或 DCE 显着对比增强。尽管如此,由于其罕见性,活检仍常用于确认诊断。组织病理学显示淀粉样蛋白沉积物在偏振光下呈刚果红染色,呈典型的“苹果绿”染色。
先天性异常
胚胎学
男性生殖器的上部发育是副中肾管退化和中肾管(MD)分化的结果。精囊发育为 MD 的芽,随后将成为输精管和射精管。82下部的发育与雄性激素的分泌有关,是起源于原始泄殖腔的泌尿生殖窦(UGS)的重组。妊娠 6 周左右,胎儿睾丸开始产生睾丸激素,通过直接激活雄激素受体,在 9 至 10 周左右从 UGS 刺激前列腺芽的出现。然而,二氢睾酮是更强的雄激素,其对雄激素受体的亲和力是睾酮的 10 倍,由 5α-还原酶在 UGS 的发育过程中产生。前列腺发育的连续阶段是芽伸长和分枝、实心上皮索的管道化、管腔和基底上皮细胞的分化以及分泌性细胞分化。
前列腺发育不全和异位
前列腺发育不全是一种罕见病症,通常与综合征相关,例如梅干腹综合征 (PBS)。这是一种罕见病症,几乎只发生在男性中,发病率为 1 至 40,000,典型特征为前腹肌壁缺陷、双侧隐睾和泌尿生殖系统改变。84一项由 13 名 PBS 患者组成的回顾队列发现,所有患者均有泌尿生殖系统异常,其中梗阻是主要异常,占 53.8%。Zugor 等人在他们的研究中报告了 18.8% 的前列腺畸形患病率,其中包括 16 名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85,86美国是访问前列腺大小发展的首选成像方式。在患有 PBS 的儿童中,存在增厚的膀胱壁和腹部肌肉组织松弛可能无法充分调查前列腺发育不全。MRI 是最准确的技术之一,可以对前列腺进行令人满意的评估,因为检查的质量不受腹壁和膀胱解剖结构改变的影响,尽管 MRI 需要麻醉或深度镇静,尤其是在幼儿中。此外,前列腺畸形的诊断可能会被遗漏,因为健康儿童出生前后的前列腺体积也非常小。此外,在 5-β-还原酶缺乏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男性假两性体由于睾酮无法转化为二氢睾酮而经历不完全或延迟的男性化。这些患者已证明前列腺体积减少。
异位前列腺是指散在膀胱壁和/或粘膜(85%)或尿道的单个前列腺,而不是整个腺体的异位。88在膀胱中,它通常出现在三角区内或附近,尿道异位前列腺组织经常出现在精突附近。89在肠壁和肛门、结肠周围脂肪组织、脾脏、精囊、睾丸和小肠以及子宫颈和阴道也有单发病例的报道。90异位前列腺组织的形成有 3 种假设:持久性胚胎组织;化生性改变;和正常组织的迁移。63尽管这些病变的某些起源尚不清楚,但目前的文献并未指出输尿管外良性前列腺组织的发生率。89前列腺异位症“未被充分报道”的说法与事实相符。即使在专门的泌尿病理学书籍中,这种病变也只是粗略地提及,如果有的话。这是不可理解的,因为病变与例如单纯的肾异位不同,可能引起临床症状。血尿、排尿困难和夜尿是下尿路异位前列腺组织最常见的症状。阻塞性症状提示存在肿瘤,可导致不必要的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
先天性前列腺囊肿
椭圆囊和苗勒氏管囊肿是前列腺先天性囊肿;它们位于前列腺尿道上半部分后面的中线。尽管这些情况被认为是 2 种不同的实体,但很难在影像学和临床研究中将它们彼此区分开来。90后. 囊肿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囊肿,是前列腺囊扩张的结果,前列腺囊是苗勒管系统的胚胎残余物,导致该结构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完全消退。63,91发病高峰在 20 岁以下,约占总人口的 1% 至 5%。63前列腺囊肿总是起源于精阜,总是在中线,并且它们与后尿道相通,这一特征有助于将其与苗勒氏管囊肿区分开来。91囊肿是梨形结构,通常长 8 至 10 毫米,不会延伸到前列腺底部以上。63它含有稻草色无精液,在 T2WI 上呈高信号(图 17 A、B)。在 TRUS 上,它们表现为尿道后方的中线无回声囊性腔。63由于与各种泌尿生殖系统异常相关,包括尿道下裂、双性障碍、隐睾和同侧肾发育不全,大多数椭圆囊囊肿在儿童时期被诊断出来。63,91囊肿可能表现为尿路感染、疼痛、排尿后失禁、复发性附睾炎和血精症。它们可能会导致排尿后滴尿,因为它们与尿道相通。前列腺囊肿可能会被感染并可能含有脓液或出血,在 T1 和 T2WI 序列中均表现出高 SI,这可能会混淆成像,因为它们的外观与前列腺脓肿和囊性肿瘤的外观重叠。
图 17:
A,轴位和 (B) 冠状位 T2WI 显示中线前列腺梨形囊肿,未延伸至前列腺上方,与椭圆囊囊肿相符。
苗勒氏管囊肿起因于 MD 的局灶性退化失败和局灶性囊状扩张。它们最常见于 20 至 40 岁之间,婴儿期的病例很少见。男性的患病率可能从 1% 到 5% 不等。63苗勒管囊肿呈泪滴状中线囊肿,可能起源于精突区,并通过茎与其相连,但通常延伸至前列腺上方,并可能略微位于中线外侧。它们不与尿道相通。63,90,91它们含有不含精子的褐色液体,结石很常见,如果发现位于未与膀胱相连的膀胱后腔中,则几乎可以诊断。91在 MRI 上,苗勒管囊肿通常在 T1WI 上呈低信号,在 T2WI 上呈高信号(图 18 A、B)。在 TRUS 上,这种病变表现为尿道后方的中线无回声囊性腔,并可能延伸到前列腺底部以上。63他们通常没有症状,但可能在成年早期出现尿潴留、尿路感染或射精管阻塞症状,如血精症。91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在 T1 和 T2WI 上显示出增加的 SI,反映粘液物质、出血或脓液的浓度增加。虽然罕见,但癌是苗勒氏管囊肿和前列腺囊肿的一种罕见潜在并发症。63并非所有位于前列腺中线的囊性病变都是苗勒氏管囊肿或前列腺椭圆囊囊肿,还应考虑其他囊性病变的可能性。90表 3显示了前列腺囊肿与苗勒管囊肿的比较。
图 18:
A、矢状位和 (B) 冠状位 T2WI 显示中线泪滴状囊肿,延伸至前列腺上方,与苗勒管囊肿相符(箭头)。
血管畸形
男性盆腔动静脉畸形 (AVM) 很少见,更常见于获得性,由肿瘤、盆腔创伤或外科手术引起。只有少数先天性盆腔 AVM 病例报道。这些病变通常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缓慢发展,然后才会出现症状;然而,可能会发生快速生长,通常是对荷尔蒙影响或创伤的反应。患者通常没有症状;然而,出现的症状包括骨盆不适和疼痛、直肠疼痛和里急后重、泌尿生殖系统不适,包括血尿、肾积水、输尿管梗阻、血精症、阳痿、睾丸炎、罕见的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甚至在 TURp 期间会大量出血。缺乏特定的体征和症状使诊断具有挑战性。AVM 必须与动静脉瘘和血管瘤相鉴别。
对比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和 MRI 也已成为诊断 AVM 的宝贵工具,可显示病变的血管病因、其扩展和邻近结构的受累、供应 AVM 的供血血管和引流静脉,还可以检测变化病变的大小(图 19 A–C)。92,93盆腔 AVM 的 TRUS 结果被报告为多个低回声病变,具有与前列腺和血流区域相邻的异质超声图像,在彩色多普勒相同病变中具有浅色。93选择性髂动脉造影仍然是最好的诊断方法;它显示了盆腔 AVM,以及供血器的多样性和扩展性,即使它们很小,也可以同时进行血管内栓塞。
图 19:
A,轴位,(B) 冠状位 T2WI,和 (C) 血管造影重建显示扩张和缠绕的血管作为前列腺右侧右髂内动脉的一个分支,具有 A 和 B 流空洞,并在钆增强后增强注射。
结论
如前所述,前列腺的 mpMRI 现在被广泛接受为具有临床意义的 PCa 的无创早期检测的高精度方式。然而,许多有症状和无症状的良性病症可能在临床上模拟 PCa 在一般筛查过程中,或者可能作为盆腔研究的偶然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很好地识别BPH、前列腺炎、先天性囊肿、AVM 和非典型/罕见良性肿瘤等良性病症,并相应地包括在鉴别诊断中。因此,作者认为,目前的工作描述了其中一些病变中最具代表性的 MRI 结果,可能有助于放射科医生和转诊医生对前列腺进行更广泛的评估。
Guimaraes CTS, Sauer LJ, Romano RFT, Pacheco EO, Bittencourt LK. Prostate Benign Diseases. Top Magn Reson Imaging. 2020 Feb;29(1):1-16. doi: 10.1097/RMR.0000000000000227. PMID: 32015291.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