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不愿就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该如何寻求协助?

2022-12-20 09:48   颅脑神经医学

神经调控手术使药物难治性的精神疾病,变成了药物可治疗性精神疾病,同时,手术后也提高了病人对药物的依从性和有效性,即术前不愿意服药,现在术后愿意服药了;术前服药效果很差,而术后服药出现了显著效果;手术也提高了药物的敏感性,即减低了服药剂量。

原创文章,盗用必究

一位年约40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岁起就出现精神症状,后来因离婚刺激,症状更为严重,因她缺乏自知力,不愿规律服药,后续还扬言要烧房子、杀前夫等过激言行,甚至还会攻击家人,家人因害怕将她带至我院功能神经科住院治疗。

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担心社会大众的异样眼光,有症状时不敢就医,或无自知力,不规范服药,致出现有幻觉、妄想或有暴力行为出现,影响患者健康及工作外,对其家庭及周围邻居也产生困扰及担忧。作为同住的家人,可以通过观察亲友的日常生活,注意其情绪是否有明显转变,例如自言自语、偏执思考、无法好好吃饭、无法入睡或无法与人沟通互动,就可能需要就医。

当遇到患者抗拒就医时,家属也可通过病人的“困扰”作为借口,而不直接以精神症状作为就医主因,说服其就医。如果患者不承认自己患病,且出现自伤伤人行为或有自伤伤人的危险,建议告知医生、请警消协同送病人至医院接受评估,申请强制住院治疗。

如果有患者和上述患者一样,因为缺乏自知力而不规律服药,导致病情恶化,或持续不肯到医院复诊就医,造成家属极大困扰与压力,建议患者家属选择手术治疗的方式,消除患者的精神症状,恢复自知力,稳定病情后配合康复治疗,让原本黑白的人生变成彩色。

手术治疗后,这位40岁的患者异常症状得到控制,如被害妄想、幻听等顽固症状消失得最为彻底,也不再说要烧房子、伤人等过激言论了,与家人的关系变得亲密,每日医护分派的药也会配合服用,还主动提到出院后要锻炼身体,等恢复好了还要找份工作,自己养活自己。

54271671500096554

可能有家属会问,微创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是新技术吗?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这不是新技术。1936年,葡萄牙精神病学家、政治家安东尼奥.德.莫尼茨和其助手利马,第一次做了额叶前部大脑白质切断术,自此手术技术不断发展,从开颅手术发展到微创立体定向手术,到现在的神经调控手术,该手术技术已经有了80多年的历史。它使药物难治性的精神疾病,变成了药物可治疗性精神疾病,同时,手术后也提高了病人对药物的依从性和有效性,即术前不愿意服药,现在术后愿意服药了;术前服药效果很差,而术后服药出现了显著效果;手术也提高了药物的敏感性,即减低了服药剂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神疾病,症状,手术,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