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由流动状态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随后血液在其材料表面发生凝结,从而导致体外循环时寿命缩短、血液透析质量降低,增加了护士工作量及病人失血量。
努力进取
安全守护
全为肾脏
—血液透析那些事儿之原创ing
透析记录单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透析器凝血分级,管路凝血分级。正确评价凝血分级对下次透析方案的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大家都知道: 由于体外循环环境与人体血管腔不同,容易导致病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血小板黏附现象 ,当血液与不同人造透析器材料表面接触时,会激活凝血功能,血浆中的可溶性FIB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再网络血细胞构成血栓,血液由流动状态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随后血液在其材料表面发生凝结,从而导致体外循环时寿命缩短、血液透析质量降低,增加了护士工作量及病人失血量。 在“一定搞清楚:透析器凝血到底怎么分级! (点即可浏览) ”一文中,比较详细的探讨了透析器凝血的分级评价标准及方法。其中下面图片中管路的分级,一起再回顾一下:
体外循环管路的凝血分级中,除评价透析器凝血情况外,主要涉及的部位是动静脉壶,上图中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观性主较强,下面的“半定量”评价法,可以参考一下:
【重点】
管路动静脉壶中的凝结情况采用 半定量量表 [1] 进行评价:
1级即无可见的凝结;
2级即最小的血凝块形成(存在纤维环);
3级即形成血块(最大直径5 cm),但仍然可以进行透析;
4级即空气过滤器或透析器完全堵塞,无法进行透析
这个方法相对给透析护士更加客观的评价管路凝血提供了一定帮助。 以下是小编的几个建议:
1、透析记录单中切记记录透析器和管路的凝血分级。如有参考下图制定记录表,记得把凝血分级加进去。并及时告知医生(哪怕是口头的)
*此截图来自2021版SOP
2、任何血液净化治疗均应记录凝血分级。
3、无肝素透析时,尽量避免盐水冲洗管路(优点是可明显的观察凝血情况已决定是否提前结束治疗,但在预防体外循环凝血方面还存在争议),也有研究发现盐水冲洗时静脉压突然升高,是凝血块脱落致滤网堵塞(可能与透析回路气泡捕集器中纤维蛋白环错位有关)。
4、评价时机:建议在回血结束后废液排放前进行评价。
5、评价时难以确定时,可以请其他护士一起评价后登记。
参考:
[1]周轶鹏,周祥,刘广义,张庆庆,姜鸿. 无抗凝剂透析病人凝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研究,2022,36(22):4126-4130. [2]公众号:血液透析那些事儿: 一定搞清楚:透析器凝血到底怎么分级!
*小编抛砖引玉,欢迎留言!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