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及自免疫靶点:OX40
靶点介绍
OX40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家族的成员,也称为CD134或TNFRSF44。OX4于1987年首次在活化的大鼠CD4+T细胞表面发现。随后研究表明,OX40在活化的CD4+和CD8 +T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上均有表达。
OX40是一种Ⅰ型跨膜糖蛋白,由约275个氨基酸组成,具有三个全半胱氨酸结构域(CRD)和一个部分C端CRD,分子量约为50kDa。
OX40结构
OX40是由配体激活的T细胞共刺激物,在自身免疫、传染病和癌症的多种动物模型中介导CD4+和CD8+T细胞的存活和扩增,还参与控制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反应。
OX40的配体(OX40L,也称为CD252)是TNFR受体超家族 (TNFRSF) 的成员。
OX40L是一种II型糖蛋白,具有包括23个氨基酸的胞浆尾部和包括133个氨基酸的细胞外结构域。
hOX40-OX40L 相互作用
OX40L主要表达于活化的抗原呈递细胞(APC),如树突状细胞(DC)、活化的B细胞和巨噬细胞。此外,还表达于造血细胞,如活化的NK细胞、肥大细胞或应答的CD4+T细胞,以及非造血细胞,例如内皮细胞或平滑肌细胞。
信号通路
OX40L是三聚体,每个OX40L与三个OX40分子结合。OX40信号复合物通过多种途径调控转录:
1.TRAF2/5/6、IKKα、IKKβ、IKKγ、IκB被磷酸化和降解,然后RelA和p50进入细胞核;
2.在依赖TRAF6的过程中,IKKα作用于RelB,使其入核进入;
3.OX40信号复合物磷酸化STAT5,使STAT5入核;
4.OX40允许钙进入细胞内,然后通过钙调素激活钙调磷酸酶,导致NFAT脱磷酸化并进入细胞核内;
5.激活的OX40信号复合物通过PI3K及PDK增加AKT磷酸化,进而使得IKK复合物信号传导增强。NFAT和PI3K通路可以放大来自抗原刺激的T细胞受体的信号,包括FoxP3转录的抑制和BLIMP-1的转录增加。
OX40刺激后的信号通路
疾病治疗
OX40及其同源配体OX40L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尤其是作为治疗靶点,越来越受到关注。它在自免疫和癌症治疗领域均具有重要作用。
自免疫和炎症性疾病
在自身免疫中,OX40通常在炎症部位上调,如血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肠炎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等。通过阻断OX40:OX40L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善疾病症状。
癌症治疗
OX40信号可以促进非调节性CD4+和CD8 +T细胞存活,维持抗凋亡蛋白表达(BCL-XL、BCL-2和BFL1),增强IL-2、IL-4、IL-5和IFN-g的细胞因子产生,增强肿瘤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并在抗原攻击后增加肿瘤特异性记忆T细胞生成。
癌症免疫治疗中靶向OX40-OX40L相互作用的原理示意图
目前的抗H_OX40的mAbs主要用于以下三种情况:
1.使用激动剂mAb直接刺激效应T细胞(CD4+和CD8+),增加细胞的增殖和存活功能;
2.激动剂mAb作用于Tregs,可减弱Tregs的抑制功能;
3.用缺失的mAb消除Tregs,导致效应细胞的抑制功能降低。
上述三种方法的组合使用也是可行的。
抗H_OX40mAbs作为癌症免疫疗法的潜在作用模式
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国外多家药企对OX40展开布局,国外如辉瑞、阿斯利康、安进、赛诺菲、BMS等,国内如君实、百济神州和信达生物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