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利好,官方发文:疫情期儿童医疗机构制剂可跨机构使用!
12月16日消息,为了应对当前疫情最新形势,保障儿童用药需求与安全,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儿童用医疗机构配制制剂调剂使用有关工作的通知》,面对新冠病毒症状,一些以止咳、退热、利咽等功效的儿童用院内制剂,有望实现面向不同医疗机构的流通调拨使用,借此机会,儿科医疗机构或许能扩大医疗品牌影响力,增加儿童用药供给与院内制剂的发展。
来源:诊锁界综合
编辑:太白
医疗机构制剂是市售药品的重要补充,为满足医疗机构临床用药需求发挥非常重要作用。尤其在儿科医疗领域,由于儿童自身的生理特点,儿童药物研发成本高、临床研究难度大,有些儿童专用剂型工艺复杂以及儿童药物生产和流通存在障碍等因素,导致市场提供的儿童药物品种不足,使得儿童用医疗机构制剂(简称儿童制剂)成为儿科临床药物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据12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消息,国务院新冠疫情联防联控医疗救治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儿童用医疗机构配制制剂调剂使用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依法获得审批或备案的儿童用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可以在辖区内指定的医疗机构之间调剂使用。
《通知》要求,医疗机构应当认真评估,选择疗效确切、质量可控、安全稳定的儿童用医疗机构配制制剂进行调剂使用。
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儿童用医疗机构配制制剂的调剂使用申请实施快速审批,原则上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
医疗机构应当做到以下两点:❶对其调出使用的医疗机构配制制剂质量负主体责任,加强对接受调剂的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指导;❷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使其掌握调剂制剂的适应症、禁忌、用法用量及常见不良反应等,并加强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接受调剂的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制剂,并对超范围使用或者使用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承担责任。
据《临床药物杂志》去年9月刊登的《儿童用医疗机构制剂的生产和使用现状调查分析》一文显示,医疗机构配制的儿童制剂品种数多达数百种,配制的剂型主要是儿童最适用的口服液体剂型,同时也覆盖了散剂、颗粒剂、外用膏剂、滴鼻剂、滴耳剂等儿童常用剂型。
配制的品种大多是一些临床需求量较少、有效期较短、利润低、药厂不愿意生产或难以生产的品种,尤其是化学制剂品种,如镇静催眠药水合氯醛溶液、皮肤科用药炉甘石洗剂和鞣酸软膏、内分泌科用药磷酸盐口服溶液等,都是临床不可或缺的品种,但因为上述原因导致市场无供应或供应不足,而只能通过自制制剂来满足临床需求。
其中化学制剂以皮肤科、五官科用药居多,中医药制剂以止咳平喘、健脾化积为多。据该调查显示,医疗机构内制剂的定位,相比上市的处方药和OTC药品销售量并不高。
应对新冠病毒传播下引起的发热、咽痛等症状,许多地区出现了药物断货、用药不对症等情况,本次关于儿童用院内制剂调剂使用《通知》政策的发布或许是应对市场上儿童用药需求增加供不应求的症状。
而面对新冠病毒症状,一些以止咳、清热、利咽等功效的儿童院内制剂,有望实现面向不同医疗机构的流通调拨使用,拥有较多儿童相关症状用药和自研院内制剂的儿科医疗机构与中医儿科机构,或许能够借此机会,扩大医疗品牌影响力,增加市面儿童用药供给,促进院内制剂的发展。
/ END /
资料来源:
临床药物杂志,《儿童用医疗机构制剂的生产和使用现状调查分析》,2021年9月刊
国家卫健委,《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儿童用医疗机构配制制剂调剂使用有关工作的通知》12月15日
// 本文来源:诊锁界综合
// 本文编辑:太白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