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进补吃些芡实,符合“冬日养肾”和“肾主藏精”的传统养生理论。
芡实是睡莲科水生植物芡的成熟种仁,是一味常用的收涩类中药。中医认为,芡实性味甘涩而平,具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之效,主要用于治疗肾虚遗精、滑精,脾虚泄泻及脾肾两虚之妇人带下等症。
各家论述——芡实《神农本草经》: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
《日华子本草》:开胃助气。
《本草纲目》: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
《本草从新》:补脾固肾,助气涩精。治梦遗滑精,解暑热酒毒,疗带浊泄泻,小便不禁。
《本草新编》:芡实,佐使者也,其功全在补肾去湿。夫补肾之药,大多润泽者居多,润泽者则未免少湿矣。芡实补中去湿,性又不燥,故能去邪水而补真水,与诸补阴药同用,尤能助之以添精,不虑多投以增湿也。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
《本草经百种录》:鸡头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脾恶湿而肾恶燥,鸡头实淡渗甘香,则不伤于湿,质粘味涩,而又滑泽肥润,则不伤干燥,凡脾肾之药,往往相反,而此则相成,故尤足贵也。
《本草求真》:芡实如何补脾,以其味甘之故;芡实如何固肾,以其味涩之故。惟其味甘补脾,故能利湿,而泄泻腹痛可治;惟其味涩固肾,故能闭气,而使遗带小便不禁皆愈。功与山药相似,然山药之阴,本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涩,更有甚于山药;且山药兼补肺阴,而芡实则上于脾肾而不及于肺。
《备急千金要方》孙思邈
味甘平,无毒,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意,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
《食疗本草》孟诜
寒。主温,治风痹,腰脊强直,膝痛。补中焦,益精,强志意,耳目聪明。作粉食之,甚好。此是长生之药。与莲实同食,令小儿不(能)长大,故知长服当亦驻年。
生食动风冷气。可取蒸,于烈日中曝之,其皮壳自开。挼却皮,取人食,甚美。可候皮开,于臼中舂取末。
《随息居饮食谱》王孟英
甘平。补气,益肾固精,耐饥渴。治二便不禁,强腰膝,止崩淋带浊。必蒸煮极熟,枚齿细咀,使津液流通,始为得法。鲜者盐水带壳煮,而剥食亦良。干者可为粉作糕,煮粥代粮,亦入药剂,惟能滞气,多食难消。禁忌与莲子同。其茎嫩时可茹,能清虚热。根可煮食,祲岁济饥。叶一张(须囫囵者),煎汤服,治胞衣不下。
冬季进补吃些芡实,符合“冬日养肾”和“肾主藏精”的传统养生理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