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离期间糖友们要积极配合最新政策要求,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保护好脆弱人群始终是我们在新冠疫情之下,最需要关心的事情,近期“新十条”出台,政策还在不断优化,糖尿病病友如何既能享有生活的便利,又能保护好自己?
1. 糖尿病患者是不是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并且重症的概率更高?
对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及严重程度都可能增加。但是,良好的血糖控制、各种代谢指标(如血脂、血压)达标加上疫苗接种,可以成为糖尿病患者抵御新冠病毒感染有效的“铠甲”,降低感染风险。
2. 糖友们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
疫苗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推荐糖尿病友应接尽接,特别是老年糖尿病友。病情控制稳定的糖尿病患者接种新冠疫苗没有禁忌。
当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血糖控制较差等情况时应尽快就诊内分泌科,待病情稳定后再尽早进行疫苗接种。
3. 糖友们该如何预防感染新冠病毒?
政策在不断调整优化,糖友们尽量避免第一波感染,建议做好以下几点,有助于避免感染:
1)个人防护要加强: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社交距离,规范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2)生活方式要健康:戒烟,减少饮酒,均衡营养、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血糖控制要良好:合理膳食、适当运动、规律使用降糖药物并定期监测血糖。
4)代谢指标要达标:对于糖尿病患者,需要重视血糖、血压、血脂及体重等综合达标。
5)疫苗接种要尽早:病情控制稳定的糖尿病患者尽早接种新冠疫苗。
6)乐观心态要保持:避免焦虑,保持平和心态。
4. 如果出现乏力、咽痛、发热等情况,
糖友们该怎么办?
若糖友们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减退、腹泻等症状,除了需要排除新冠病毒感染,也强烈推荐检测血糖!
新冠感染和高血糖常互相影响,对于血糖控制不佳者甚至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糖高渗综合征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这种情况需及时至医疗机构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5. 一旦感染了新冠,糖友们该如何是好?
1)无症状感染、轻型病例且血糖控制平稳的糖尿病患者可选择居家隔离。如血糖控制不佳、出现呼吸困难、气短等病情加重的表现需及时至医疗机构诊治。
2)保证充足的睡眠,放松心情,作息规律;同时加强自我血糖监测。
3)合理膳食、保证充足营养:主食可选择低升糖指数如全谷物(燕麦、小麦、小米、荞麦等);减少高升糖指数食物的摄入,如淀粉类(包括米、面、土豆、红薯、南瓜和山药等)、高糖水果、含糖饮料等;多摄入新鲜蔬菜、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鱼、肉、奶等食物)。
4)适当运动:以中等或低强度运动为主,每周150分钟左右,分4~5次进行。可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活动范围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5)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也是重要的一环,应保持血糖平稳,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感染时血糖可能会出现波动,可以增加血糖监测的频次,涵盖空腹、三餐后2小时及睡前等时间点的指末血糖。 年 龄<65岁且无明显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建议空腹血糖维持在6.1-7.8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10.0mmol/L为宜。 年龄≥65岁或已合并严重糖尿病并发症者,空腹血糖维持在7.8-10.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以7.8-12.0 mmol/L为宜。 同时需避免低血糖(<3.9mmol/L),特别是老年患者。
6)规律使用降糖药物:病情稳定者建议维持原有降糖方案,坚持用药,不可随意更改药物或停药,尤其是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很差的患者切勿自行停用胰岛素。
如出现血糖持续升高、或血糖波动大的情况,建议及时至医疗机构就诊调整降糖方案。就诊时糖友们可携带自我血糖监测记录、用药清单(包括药物名称、使用频次和剂量),方便医生更快地掌握病情。
6. 糖友们如果需要居家隔离,应该注意什么?
居家隔离期间糖友们要积极配合最新政策要求,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1)不外出、拒绝探访。
2)日常起居做好区隔。
3)与家人保持距离带好口罩。
4)勤通风、注意消毒、保持手卫生。
5)合理膳食、坚持运动:室内运动可选择原地踏步、太极拳、广播操等。
6)保持血糖平稳、保持乐观心态。
专家介绍
鹿斌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糖尿病学会委员兼神经病变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委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流行病与预防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神经与内分泌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委会委员。
诊疗专长
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血糖精细化调整;垂体瘤、高泌乳素血症、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腺相关疾病;电解质紊乱。
季立津
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毕业于复旦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完成哈佛大学医学院全球临床研究学者培训项目(2021-2022),曾获华山医院优秀住院医师、“华秀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卫健委青年基金、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等多项课题,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10余篇。
诊疗专长
下丘脑-垂体疾病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诊治
文 | 内分泌科 季立津 鹿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