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医疗 | 市一心内科刘少稳教授团队率先应用新型IRE三维脉冲消融系统完成脉冲射频消融手术
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刘少稳教授团队于国内率先应用新型Biosense Webster IRE三维脉冲消融系统及VARIPULSE脉冲消融导管完成了一例脉冲射频消融手术。本次手术由陈松文副主任医师主刀,心导管室笃铭丽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支持配合完成。该全新系统与目前应用的脉冲消融系统相比,能同时实现三维可视、建模、标测和脉冲消融放电,且可在术中辅助验证肺静脉双向阻滞。
此次接受脉冲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患有阵发性房颤,直到手术开始前尚为房颤伴快速性心率,心跳达到每分钟约120次。为保障手术安全、改善患者体验,手术团队为患者进行了全身麻醉。在使用心腔内超声导管进行术前血栓筛查后,手术团队一次穿间隔置入标测导管,精准快速化建模左心房模型,并同步进行基质标测。随后,手术团队将VARIPULSE脉冲消融导管置入左心房,对四根肺静脉分别进行脉冲消融,同时使用心腔内超声导管指导消融导管精准贴靠,顺利实现肺静脉电隔离。患者随即转为窦性心率,每分钟60跳,经药物刺激诱发及长时间观察均未发作房颤,手术宣告成功。
据市一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刘少稳教授介绍,导管消融术已成为房颤患者维持窦性心律的主要治疗方法,肺静脉隔离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术式。其中,脉冲消融是一种新型能量源,能通过高压电脉冲形成电场在细胞膜间产生极化导致细胞死亡。由于其损伤能量具有组织特异性,能够实现针对心房肌消融的定制化方案,且不损伤毗邻组织,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为房颤消融治疗提供了更多的解决方案。
市一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团队在房颤等心律失常介入和药物治疗领域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在新技术领域屡有突破性成果。目前,中心已累计完成70000余例心脏介入手术,20000余例房颤等心律失常介入手术,在复杂心律失常疾病诊治领域具有丰富经验。
通讯员/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 陈松文、卢晓峰
宣传处 胡杨
编辑/宣传处 蔡诗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