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领异标心 | ST2作为冠状动脉疾病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2022-12-16 09:26   三度医学

sST2作为炎症和纤维化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在CAD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指导MI患者的预后预测、治疗方案选择、风险评估和长期管理。

01、前言

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是IL-1受体家族的一员,包括可溶性ST2(sST2)和跨膜型ST2(ST2L)两种亚型,主要表达于心肌细胞,反映心室壁的应激,与炎症和免疫反应相关。目前国内外心力衰竭指南均推荐sST2作为危险分层和评估预后的生物标记物之一。

冠状动脉疾病(CAD),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及时进行风险评估、早期诊断有助于患者长期生存及预后管理。近年来,ST2在CAD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以及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中的临床价值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评估sST2在CAD中的临床应用(图2)。

79151671146313859

02sST2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负荷相关

动脉粥样硬化(AS)的“炎症反应学说”认为促炎和抗炎过程之间的不平衡导致了慢性炎症和血管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sST2水平升高与炎症标志物(hs-CRP和IL-6)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这表明sST2可能与动脉粥养硬化病变进展密切相关。除此之外,也有研究得出结论,sST2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性和复杂性的生物标志物。既往研究表明,sST2水平升高是AMI患者死亡率和不良心脏事件(如再发MI和卒中)风险增加的有力标志,这可能是由于sST2在易损性和斑块破裂的发展中起作用。

有研究通过冠状动脉CT造影(CCTA)评估斑块易损性,表明较高的血清sST2水平与较高的斑块易损性相关。但考虑到CCTA的局限性,需要通过以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评估斑块易损性,并分析其与sST2之间的相关性。

总体而言,sST2可能反映了不稳定、复杂的AS病变中的动脉粥样硬化负荷,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03、sST2可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现象

无复流(no-reflow)指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后,心肌组织水平却无灌注的现象。无复流作为一种并发症,使住院死亡和心肌梗死发生率增加5-10倍,也是心肌和微血管损伤的标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为心肌梗死患者的受损动脉提供正常的血流,有助于症状的消退和更好的预后。但无复流现象降低了PCI的积极作用。由于无复流的治疗手段有限,预防其发生更为重要。

有研究表明,sST2作为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现象的独立预测因子之一。

04、作为CAD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有研究表明基线ST2水平高是STEMI心血管死亡率和心力衰竭的强预测因子,也有可能是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未来死亡或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子。

另外,一项13年随访研究认为sST2水平可作为慢性冠状动脉疾病(SCAD)患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也有其他研究表明sST2水平升高是SCAD患者长期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05、反映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

急性心肌梗死(AMI)常常伴有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左室重构(LVR)是指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整个左心室形态和大小的改变。尽管目前在有创和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AMI后不良LVR的发展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sST2水平可能与心肌纤维化和LVR有关,进而影响AMI的预后。一些研究使用心脏磁共振(CMR)或超声心动图(ECHO)作为LVR的测量指标,发现sST2水平与早期LVR直接相关;也有研究表明,微血管阻塞的患者sST2水平越高,AMI后LVR越显著、心血管预后越差。根据LVR的病理生理机制,纳入其他可能的生物标志物,如NT-proBNP,发现sST2水平变化对AMI后的LVR更为敏感,sST2可能是反应AMI后早期LVR的重要标志物。

06、sST2可用于心肌梗死的管理

IL-33/ST2信号通路参与心肌梗死(MI)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如纤维化、炎症等,是目前可用于改善MI患者预后的重要靶点。

构建AMI小鼠模型证明β受体阻滞剂通过增强IL-33/ST2信号通路抑制纤维化,减少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并降低血清sST2水平。因此,检测血清sST2水平可能反映AMI患者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PROTECT研究的事后分析提示sST2水平可以辅助心脏科医生为MI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同样,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s)作为应用广泛的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可以抑制MI患者的心肌重构,改善预后。此外,依普利酮和螺内酯也可用于增强IL-33/ST2信号通路、降低血清sST2水平。因此,检测血清sST2水平同样可以反映这些药物的疗效。

07小结

sST2无论是在心力衰竭领域,还是在CAD领域,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生物标志物。sST2作为炎症和纤维化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在CAD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指导MI患者的预后预测、治疗方案选择、风险评估和长期管理。

【参考文献】

[1] Zhang J, Chen Z, Ma M, He Y. Soluble ST2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linical biomarkers and treatment guidance.Front Cardiovasc Med. 2022;9:924461. Published 2022 Sep 26. doi:10.3389/fcvm.2022.924461

[2] Somuncu MU, Akgun T, Cakır MO, Akgul F, Serbest NG, Karakurt H, Can M, Demir AR. The Elevated Soluble ST2 Predicts No-Reflow Phenomenon in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go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J Atheroscler Thromb. 2019 Nov 1;26(11):970-978. doi: 10.5551/jat.48413. Epub 2019 Apr 18. PMID: 30996145; PMCID: PMC6845696.

[3] 蔡娟, 周陵. 急性心肌梗死4天时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水平与6个月内心源性死亡关系的研究[J].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5): 467-471.

内容整理:利德曼市场部

图文设计:三度医学 Gin

排版编辑:三度医学 Qian

版权声明

版权归“三度医学” 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处注明 “转自三度医学 - iCardioOncology”。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冠状动脉,sST2,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炎症,斑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