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防疫贴士丨家中药品:“囤”不可取 “备”有必要

2022-12-15 16:26

从临床看,儿童和成人感染后症状和病程有明显差异:成人感染3天内发病,儿童多在1天内发病;儿童初期症状是以发热为主,热退伴有消化道症状。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近日发布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个人防护、家里是否需要囤药、备哪些药等成为市民关心的话题。

01加强个人防护很重要!

政策调整以后,意味着在周围人群中出现阳性感染者的风险会增加。在人群聚集场所一定要戴口罩,一定要做好勤洗手、勤通风、不聚集,牢记“三件套”、“五还要”,注意自我防护,及时接种疫苗。

万一出现发热、咳嗽、咽痛或流通等症状,一定要自觉自我隔离。如果发热2-3天不退或逐渐升高,或出现乏力加剧、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44801671091376811

02政策调整后有必要“囤”药吗?

防控政策的优化不等于放松,而是根据病毒的演变和疫情形势变化,让防疫举措更加科学精准,才会将防疫网织得更牢。

跟风抢囤药品和医疗设备,只会是“吃不了兜着走”,不仅导致浪费,而且药品过期后的风险也不容低估。

03家里需要准备哪些药?

“囤”不可取,“备”有必要。上海医大医院呼吸内科刘主任建议,每个家庭可根据家庭成员实际情况,适当准备一些相应的药物。

退热类药物

可选择含退热成分的复方制剂,如泰诺感冒片、克感敏、日夜百服宁、氨咖黄敏胶囊等。如只有发热症状,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布洛芬等退热药物。

若3天后体温依然未退,一定要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止咳祛痰类药物

镇咳平喘抗过敏类药物如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右美沙芬愈创甘油糖浆等,可以缓解咳嗽症状,改善夜间睡眠祛痰类药物如桉柠蒎、福多司坦、乙酰半胱氨酸、氨溴索等。中药类止咳药很多,如苏黄止咳胶囊、三拗片、痰热清、杏贝止咳颗粒、复方甘草合剂、复方鲜竹沥、强力枇杷露等。

止咳类药物一定要适量,避免药物过量。但如有高血压、不稳定心绞痛或者排痰不畅要慎重,需要时建议减量或咨询医师后使用。

抗过敏类药物

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扑尔敏、酮替芬等抗过敏类药物对缓解感染期间鼻塞流涕有一点的帮助。

清热解毒类药物

连花清瘟、金花清感、疏风解毒板蓝根、蓝芩、小柴胡等。使用时只用一种,不要叠加,以免药物过量风险。清咽利喉的含片如清咽滴丸、西瓜霜或银黄含片等对缓解咽喉肿痛有一定帮助。

抗生素类药物

抗生素是用来消灭细菌的,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无效,别乱吃。可适当准备针对上呼吸道细菌或者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如头孢类(如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克肟、头孢地尼等)、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特别注意18岁以下禁用)、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等)等,一般仅在确定细菌感染如扁桃体化脓、黄浓痰的情况下谨慎使用,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

新冠典型症状及对症常用药物参考表

46991671091414956

本期部分图文来源:上海市东方医院、人民日报客户端

注:文中图片均已获取版权方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商用,谢谢配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贴士,药品,防疫,症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