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却因颈部脓肿频繁手术,来院细查终于探究真因......
从六岁开始,芳芳(化名)已经多次莫名其妙的在脖子上长出巨大的脓肿,先后在多家医疗机构按照“鳃裂囊肿、化脓性淋巴结炎”等接受手术治疗达五次之多,可过不了多久,颈部脓肿就总是不期而至。
一次次的疾病发作不仅影响着孩子的身体健康,更深深影响着小姑娘的心理健康,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经推荐,芳芳来到了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过详细地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赵昱副主任医师及其团队高度怀疑芳芳患的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梨状窝瘘,随后的手术证实了这一推测,就是这个隐藏在咽喉深部的小窟窿引起了芳芳反复颈部感染。目前的芳芳已经接受了瘘口微创封闭术,正在康复与随访中。
图1 再次感染形成的脓肿与多次手术遗留的巨大瘢痕
图2 导致颈部脓肿的罪魁祸首——梨状窝瘘(左)
梨状窝是位于喉部的正常结构,这里紧邻食道入口,正常的梨状窝光滑、完整,食物可经此顺利进入食道;
图3 显微镜下正常梨状窝(右)
梨状窝瘘是胚胎早期第三、四咽囊或鳃弓发育异常导致的先天性畸形,左右双侧均可发病,其中左侧多见;瘘管起于梨状窝底部,止于同侧颈部甲状腺深面,因此患有梨状窝瘘的病人,食物残渣或是病原微生物会随着吞咽潴留在瘘管中引起感染,导致颈深部或甲状腺脓肿,更有甚者,反复感染、迁延不愈,一旦形成窦道,喝水时就会从脖子上漏出来。
图4 梨状窝瘘反复感染形成窦道,饮水后颈部漏水
本病多数会在儿童期发病,也有成年后才初次发作;由于相对少见,临床容易漏诊、误诊,就像芳芳一样,会被当做“化脓性甲状腺炎、鳃裂囊肿、化脓性淋巴结炎、颈部脓肿”等,更有甚者被误诊为“恶性肿瘤”接受了不必要的治疗。
梨状窝瘘非常狡猾,静止期没有任何异常表现,多数是在颈深部出现脓肿才提示它的存在。因此,我们建议凡是诊断为“化脓性甲状腺炎”或是“颈深间隙脓肿”者,均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需要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筛查。
由于梨状窝位置很深,外观不可见,因此确诊本病的唯一标准是内镜下检查。大的瘘口通过常规电子喉镜即可发现,小的瘘口则需要通过全身麻醉下显微镜配合支撑喉镜才能诊断。
先天性梨状窝瘘的唯一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手术方案有微创和开放术式两种。我院针对初发病例,均采用内镜下内瘘口微创封闭术,取得良好效果,该术式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目前一次性封闭成功率在95%以上。堵住了小窟窿,解决了大烦恼!
文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图片: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排版:宣传科 | 审核:宣传科 杨馥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