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心、一盘棋,风雨同舟后勤人
守护广州、守护家园!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番禺东新方舱医院,和医护团队一起出征的,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医护的“补给站”和“弹药库”,支撑医疗工作的顺利运转;他们是医疗队员的“贴身管家”,提供精准贴心的服务保障;他们拥有“超强待机”能力,敢啃硬骨头;他们“一条心,大协同”,风雨同舟并肩行……
他们就是全能的中肿后勤团队,作为后盾默默无闻支撑最前线的中肿抗疫力量,谁说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
衣食住行样样管,协同作战局局胜
从筹建医疗队伊始,总务处陆卫红处长每日督促后勤的预备队员们,利用休息时间反复进行穿脱防护服的训练;孔丽丽副处长、干峰副处长、张菊科长参考兄弟医院方舱物资清单,几易其稿,着手备货;辜锦燕主任组织完善闭环酒店管理控感手册,以及衣食住行保障相关资料。大家充分准备,闻令而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最大量的物资备货重任落在物流科肩上。从筹建到出发,在张菊科长的统筹协调下,物流科全体员工周末无休完成清单上各类物资的准备,备货物资数量达40万件。
从接到出发任务到医疗队正式进驻,全体员工分工合作、有条不紊、从容应对:“开荒”小分队第一时间赶赴方舱现场收货、布局、开通道;“披甲”小分队在越秀院区完成221名首发队员行李箱、洗手衣裤、工作鞋的发放;“骑手”小分队统筹首批40万件方舱物资的快速分拣、打包,满满四大车货物各类物资在当天晚上10点开舱前准时送达、摆放整齐。更深夜重,一线的“战争”已经打响,而物流科的“骑手”,凌晨3点依然在闭环酒店为方舱“战士们”发放生活和防护物资,只为能赶在首批出舱队员返回闭环酒店前将230人份共计6万件的生活和防护物资配送到每位队员房间门口……
“为了让队员们前方战疫无忧,我们的人员不分管理岗还是输送岗,该干就干,义不容辞。”张菊科长说。
物流科紧张有序地分拣、打包物资
设备科接到方舱筹备任务后,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迅速调动各病区、各厂家的力量,在一周内落实设备立项、采购、备货及院内调拨工作,包含通讯类、监测类、急救类等7大类131台设备。
入驻当天,设备科集全科及第三方驻场人员的力量,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确保方舱医护人员打开设备即可使用。设备分类打包后,干峰副处长亲自带队送往方舱医院。对于舱内陆续提出的设备增补需求,如大喇叭、冰箱、电脑、打印机、手机等,他们一一响应并迅速配置到位,高效完成了每个临时任务。
设备科疾而有序安装、打包方舱设备
衣食住行,协同作战
由新院办辜锦燕主任在后方统筹协同、温俊副主任在一线带领的,新院办、设备科、基建科、财务处、泰科人员共同组成的13名分散在三个闭环酒店的服务保障团队,积极与院感科联动,第一时间落实医护人员在酒店的出入动线,对酒店相关人员开展院感防护培训,控感管理工作方案及流程获得了政府专班高度认可。
在认真做好酒店控感的基础上,他们24小时尽心尽力为方舱医护人员提供暖心周到的服务。开舱第一周,温俊副主任高强度工作连轴转,既要承担院内多条保障专线的统筹对接,又要协调酒店方工作人员配合,为了把住双人房的83名高岗人员有序疏解到另外一家酒店的单人单间,辜锦燕和温俊通宵编制《疏解搬迁方案》,完满有序完成人员疏解;一开舱,新院办唐鑫磊连续高强度工作36小时,直到第二批支援队员到达现场后才勉强有时间休息,疲劳过度一度发烧重感冒;基建科袁愿(泰科公司)在闭环酒店工作中辛苦工作期间还诱发荨麻疹......
协调疾控中心落实单人单间方案(左)
组织卫监所优化管理流程(中)
协同院感科强化控感管理流程(右)
分拣配送防护、核酸、生活保障物资
交通输送方面,酒店保障团队充分向政府争取储备资源,稳定承载3个驻点医护人员准时往返方舱和酒店,并保障各类应急情况加班车运转需求。在餐饮配送方面,他们细致同步3个酒店配餐、交通运输车、医生护士排班时间,在正常供应三餐基础上,开发派餐小程序,让“早出”“晚归”的医护人员都能吃上一口热饭。
为了调剂医护人员的“饮食口味”,物管科周键豪积极协调职工餐厅和中味公司及时进行各类餐饮物资补给,蛋糕、面包、八宝粥、方便面、自热米饭、自热火锅……不断刷新队员的幸福感,一次次把“惊喜”送到各个队员的房门口。
每日五次的精准送餐服务(左)
精准配送服务获方舱医疗队点赞(右)
方舱正式启用后,物流科与方舱现场保障专班密切联动,响应各类需求,寻找货源、分类打包、安排补货等。物流科张菊科长安排后方专人专班,对接保障闭环酒店的医护人员的个人需求、方舱内的物资需求、洗手衣裤收送需求及物资出库登记等。
开舱第一周,物流科员工每天加班加点分拣、打包、搬运、配送方舱所需物资,6位员工周末留守医院,不间断为方舱输送物资。
在院领导的温馨提醒下,物流科提前了解到天气变化,第一时间安排一次性雨衣、暖宝宝、冲锋衣等物资的采购,在寒湿天气来临之前交到每一个人手上。
物流科200多名队员尺码精准分拣配送冲锋衣 (左)
物管科和中味团队在进行食品物资打包(右)
风雨中闭环酒店门口卸货(左)
医护人员拿到精准标记的“接力物资” (右)
这支强韧的后勤管理保障队伍,既是调度员、分拣员、点货员、派送员、服务员,同时还担任着防控员、培训员、调解员、疏导员、人形闹钟,定时变身消杀“大白”多重角色,时刻为支援一线的医护队友保驾护航。
“医护人员拿到手的一份看似简单的物资,背后却是一棒又一棒的奋斗接力。在我们后勤,协同文化是一种相互的成就和支撑,也是我们把工作做好的诀窍。”职能部门教职工第四党支部书记孔丽丽讲道。
“超强待机”小分队,功能齐全百事通
抗击疫情的战场不仅需要投身一线、昼夜奋战、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还需要临危不乱、镇定自若、运筹帷幄、统揽全局。
物流科范志琴副科长带领物流科、物管科、保卫科、泰科公司的10名后勤保障团队进驻方舱,对他们来说,此次任务面临着感染风险高、工作战线长、工作面复杂且琐碎等难题。面对各种“硬骨头”,方舱现场后勤保障团队发挥“顶硬上”的敬业精神,迎难而上。他们24小时待命,快速响应方舱现场各类需求,想队员所想,急队员所急,有条件的现场解决,没条件的在大后方的强力支撑下创造条件解决。内外配合、火力全开,瞬间化身方舱“哆啦A梦”。
方舱入口道路坎坷不平,加之雨水天气影响,运输通道泥泞不堪,车辆难以到达仓库门口,物资运送全靠人力搬运。但后勤人手提肩扛、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各类补给物资的输送任务,进驻方舱仅一周,就接收院本部运送和卫健局调拨的各类物资近10万件。
面对第三方后勤保障组人手不足、物资到位不及时等问题,本着“协同、互助、友爱”的精神,方舱现场后勤保障团队主动承担了第三方后勤组、志愿者组、安保组近400名高岗人员的物资收发工作。
开舱最开始运行时,舱内污染区、清洁区的保洁和垃圾处理运输是最大的问题,在保洁人员稳定上岗前,舱内清洁区的清洁、垃圾打包,穿衣区的垃圾清理,更衣区的污衣打包运输都是后勤保障团队完成。
面对复杂多样的工作任务,队员们随时化身协调员、搬运工、保洁员、消杀员、泥水匠、发明家……拥有“超强待机”能力的泰科员工王大开、吴选林在紧急任务面前,不吃不喝连续工作18小时,完成物资收发、临时消杀和保洁工作后,还投入到搬运沙石、铺路的泥水匠工作中,经过他们的巧手,泥泞的道路得到了改善。
包扎刘俊召受伤的手指(左)
范志琴副科长布置现场工作(中)
连续工作18小时的王大开(右)
在搬运入舱物资的过程中,泰科员工刘俊召的手指不小心被割伤,伤口不停渗血,为了赶上物资运输进度,他坚持带伤工作,直至凌晨被同伴发现还在渗血的手,才请到达现场的护士长进行了简单的清创包扎。
为了让舱内护士在核酸采样时得到更好的防护,骆彩冰带领志愿者团队紧急制作了简易核酸采集车,并根据采集工作的使用不断优化改进,得到了医护团队的一致好评……
小有规模的方舱物资库房 (左)
方舱中骆彩冰发明的核酸采样车(右)
“大家的工作强度大,尤其刚刚开舱的几天超时超负荷无休工作是常态,但这群伙伴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心态非常积极乐观,令我非常感动。”陆卫红处长动情地说。
一条心,一盘棋,风雨同舟后勤人
一群人,一条心。抗疫任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中肿人的团结一致、同心向上,也离不开各职能部门和中肿优质合作伙伴的相互成就。
如果方舱现场的支撑工作是后勤保障的最后一公里,而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则来源于总务处大后方的全力支撑。不论是物资保障还是管理支撑,都凝聚了大后方各部门的协同力量。
总务处各科室服从处室统一人员调配,物管科肖佑升在志愿者没到位的头几天里不顾胳膊旧患在方舱中搬运物资,夜里疼痛难以入睡也不想领导担心,还积极协助宾馆保障团队,提供保洁、维修、消杀以及污水处理等方面的技术指导;
入职设备科一年的青年党员谢凯帆,主动报名支援方舱闭环酒店管理;
物管科陈丽纯调度院区抗疫保障用车专线,常常是深夜还在安排方舱和闭环酒店的物资运送,次日清晨她赶来送走核酸支援的队伍;
得知方舱通讯信号不佳后,物管科杜勇副科长在外围积极协调移动公司加强信号装备,信息中心邢洪伟在舱内用测试仪监测每一区域的信号情况;
后勤团队与药学部共同搭建物资仓库,解决排班人手不足问题;
财务处处长余伟平和支部书记张德中积极支援后勤保障团队,安排张宇杰、梁群喜、余格3名青年员工支援接管新的住宿酒店;
财务处3名青年员工支援闭环酒店统筹管理
泰科公司积极响应服从总务处调度,姚利娟经理后方统筹协调,前方派出了王大开、曾德斌、罗裕珍为代表的13名泰科人员投入到方舱一线后勤保障团队中;
在黄丽丽经理的带领下,中味餐饮公司全力以赴做好方舱队员们各类餐饮物资的及时补给。
......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无论何时何地,他们总是默默承担了最累最重的各项工作中,却从不叫苦不叫累,把医院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最真挚贴心的服务奉献给一线医护人员。
关舱前,同心同力的方舱现场后勤团队在搬运完物资后高兴地留影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协同作战的道路,我们从不孤单。相信在一条心、一盘棋的后勤团队与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渡过一次又一次的难关。
后勤团队一线员工名单
番禺东新方舱医院
总务处:范志琴、肖佑升、骆彩冰、衣天阳
泰科公司:王大开、张应辉、吴选林、曾伟民、李志飞、刘俊召
闭环酒店
总务处:温俊、唐鑫磊、谢凯帆
财务处:张宇杰、余格、梁群喜
泰科公司:袁愿、罗裕珍、曾德斌、龚云杰、韩从洲、向文兵、文荣炬
从白天到黑夜
星月与冬阳共同见证
疫情防控下
这样的中肿后勤担当
守护家园,守护健康
中肿人从不辜负!
来源/总务处、职能部门教职工第四党支部
音频来源/中心快乐女声合唱团
文/邱添、郑迪楠等
编辑/赵现廷 审核/陈鋆 审核发布/文朝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