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抗原试剂以3.5元挂网,是很卑劣的新事情
笔者将标题写得很客气。用“新事情”形容之,尚未用“新丑闻”形容之。
有人讲,抗原试剂三块多太贵了,之前订货才一块多。另有人讲,六块都行。
可见,我们对抗原试剂合理定价、市场竞价都抱有极大的宽容、容忍,这不该。
主要理由:
第一,主要是从研产工艺成本、检验流程成本来看,抗原试剂以3.5元挂网,依据在哪里?请注意,这是最核心提问。核酸检测有很多不可压缩的成本,抗原试剂不可压缩成本在哪里。
第二,抗原试剂以3.5元挂网,明显虚高。若从之前订货价格一块多来比较,还有严重的围标涨价嫌疑。先涨价百分之几百,再迎合战略购买降价95%,这太儿戏了,这真太儿戏了。
第三,抗原试剂暴利与核酸检测暴利的相同与相异。后者是通过总使用量空前带来的边际利润畸高,而前者不必通过总使用量,通过单支成本与挂网价格的差距,就可以计提“费差”。
第四,抗原试剂以3.5元的虚高价格挂网,是担心后期用量不足么?假如是,逻辑也不成立。因为目前尚没有完整的机制把量与价做一个即时协调,总的来说,战略购买即便有,总是后知后觉。
第五,抗原试剂已批复40多家,基本没有什么技术垄断或渠道垄断。但是,受疫情经济启发,很容易形成价格维护同盟。从本次挂网报价分布没有正态分布,就能看出挣钱心切了。
第六,抗原试剂合理定价、市场竞价不仅要鼓励,甚至要予以强制。应该不忘初心,摸清楚成本的较好效率是多少。基于成本做好市场定价和竞价。而不模糊、同谋地进入涨价模式。
第七,抗原试剂最终使用多少量(全口径)、最终形成什么价格水平,不是一天完成的。但这个过程不应太过放任。应当从始至终严格监控暴利,从出厂价到终端价,做好价格管理。
第八,抗原试剂具备集采“中试”条件。虽然集采可能导致过量购买,但现行政策已经标明了最低储备量。建议按储备量的一定比例做些集采,结合谈判议价,把虚高价格及时打下来。
第九,核酸检测是对抗原试剂价格压制的最好工具。确实不该彻底放弃核酸使用,要知道历经多年落地渗透,核酸检测不仅与战略购买者有感情,与广大群众的相识度也是很深厚的。
第十,不要以为抗原试剂暴利全是市场原因,不是政策责任。从新冠防控“有序放开”现状看,群众自主防控力度甚至十倍严谨于严格防控时期。抗原试剂暴利可能十倍于核酸检测。
笔者按:
“上梁不正下梁歪”,挂网价格就失察失管,还能指望纯粹市场流通环节做到更好甚至弥补么?这是“丢西瓜捡芝麻”“先纵火再救火”。
抗原试剂以3.5元挂网,很卑劣。什么价位挂网不卑劣?起码以一块多的三折起步,比如0.35元挂网。群众的钱,就不是钱?就没人管管?
倘若抗原试剂贵、KN95口罩贵、“四类药”贵、新冠口服药贵、新新冠疫苗贵,真要重新考虑一下可及性不公平,以及财政向全民发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