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镜检查后肾功能恶化、腰痛或肾积水让人联想到狭窄形成。
输尿管软镜术后的远期并发症可以接受吗?
近日美国研究者报道了十年软镜术后随访,膀胱抗返流机制破坏是最常见并发症,其次是输尿管狭窄,再次是复发性尿路感染,最后是肾功能萎缩,肾功能不全。
膀胱输尿管反流可能持续存在,正如Geavlete等人在2735次输尿管镜检查后所报告的那样。当输尿管鞘扩张至13.5F和24F时,可引起高达10%和20%的病例的反流。输尿管镜检查后的早期膀胱输尿管反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低度和暂时性的。如果持续存在,治疗包括保守治疗或黏膜下胶原注射。 多达3%的患者在输尿管镜检查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狭窄形成的机制仍有待阐明。假设的机制包括直接机械创伤或输尿管壁穿孔(例如导丝、碎石机、输尿管镜)、异物(例如导丝引入器)、热损伤(例如激光)或缺血(例如嵌塞。Delvecchio等人在71例输尿管镜手术中分析了使用输尿管通路鞘与输尿管狭窄形成之间的长期关联。
输尿管镜检查后肾功能恶化、腰痛或肾积水让人联想到狭窄形成。应及时开始治疗,以防止其他并发症,如感染或肾损伤。确定性治疗可能包括狭窄扩张、切开、切除、颊输尿管成形术、输尿管再植入或肾自体移植。基于对 114 例血管供应完整或受损的良性输尿管狭窄患者的回顾性评估,Richter 等人发现球囊扩张在治疗血管供应完整的短狭窄方面有效 (89%)。对于输尿管长狭窄、输尿管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和短输尿管狭窄伴血管供应受损,推荐输尿管切开术联合支架置入术[164]。Wolf等报道,良性输尿管狭窄的输尿管切开术成功率为80%[165]。在腔内泌尿外科治疗失败的情况下,需要开放或腹腔镜手术修复。
根据狭窄形成的假设机制,预防措施可能包括使用小型输尿管镜武器[7,166,167]。此外,应完全清除嵌塞结石,因为慢性炎症可能导致结石肉芽肿形成,而结石肉芽肿又与狭窄形成有关。这也构成了作者建议不要在与内肾盂切开术相同的时间内进行碎石术的理由。Huang等人最近发表了一项关于输尿管通路鞘在输尿管镜检查中有用性的荟萃分析。根据四项研究,他们发现使用输尿管通路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其使用与术中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无关[181]。因此,在进行输尿管软镜检查时,插入输尿管通路鞘不应是一个系统步骤。应根据患者特异性做出决定。
另外,输尿管镜术后,结石的复发率较高,主因是①软镜术后微小结石或结石粉沫的残存是必然,若软镜术后,尿液中抑制结石形成剂不足,如枸橼酸不足,则残存结石生长迅速,短期内就会生长为临床意义结石。②软镜术中肾盂压增高,引起肾小管及肾盂粘膜的破坏,引起肾微小结构的解剖学破坏,破坏之处,则是尿结晶停留港湾,成为结石生长的巢。③膀胱尿液抗返流机制(BRT)被输尿管镜破坏(可能达到20%患者BRT可能被破坏),尿液长期返流,肾内压反复高压,易感染,易损伤,此类均是结石反复发作的因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