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老龄人口的快速增加,我国MM患者人数呈快速增长的趋势,MM 患病人数由2016 年的6.9 万人增长至2019 年的10.2 万人,预计到2024年MM 患者人数将达到16.7 万人,到2030 年进一步增至26.6 万人。
近日, 辉瑞 (“ Pfizer ”)在 2022 年美国血液学会( ASH )年会上,公布了 elranatamab 的关键 2 期 MagnetisMM-3 临床试验的 10.4 个月随访数据,显示 elranatamab 有效,且对于接受过至少三类既往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RRMM )患者具有可控的安全性。
MagnetisMM-3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单臂、2期研究,评估了 elranatamab 单药治疗 RRMM 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对至少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一种免疫调节药物和一种抗CD38单克隆抗体耐药。
数据收集截至 2022 年 10 月 14 日,结果显示:
(1)中位随访10.4个月后,接受elranatamab治疗的患者实现了61%的高客观缓解率,84%的患者在9个月时维持缓解。
(2)9个月时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63%和70%。
(3)elranatamab具有可控的安全性,减轻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58%,所有1/2级)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3%,所有1/2级)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4)任何级别最常见的血液治疗紧急不良事件(TEAEs)包括:贫血(48%),中性粒细胞减少(48%),血小板减少症(30%)和淋巴细胞减少症(26%)。
关于Elranatamab
Elranatamab (PF-06863135)是一种靶向BCMA和CD3双特异性抗体,正在开发用于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RRMM)。Elranatamab对BCMA和CD3的结合亲和力得到了优化,使T细胞介导的抗骨髓瘤活性更强。皮下注射的目的则是允许使用比静脉注射更高的剂量,而不会增加不良事件。
2022年11月,elranatamab 已被FDA 授予突破性疗法指定,用于治疗 RRMM。Elranatamab还被FDA和EMA授予用于治疗 MM 的孤儿药指定。此外,FDA 和 EMA 还分别授予elranatamab快速通道指定和 PRIME 计划,用于治疗对至少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一种免疫调节药物和一种抗 CD38 抗体耐药的 MM 患者。
关于靶向BCMA/CD3双抗
BCMA/CD3双抗具有双重抗原特异性,能够促进患者自身T细胞和表达肿瘤特异性抗原的恶性细胞之间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其中,BCMA (B细胞成熟抗原) 广泛存在于MM细胞表面,近年来已成为MM和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一个非常热门的免疫治疗靶点,之所以设计成BCMA/CD 3双抗,目的应该是一边结合T细胞上的CD3受体,一边结合MM细胞表面高表达的BCMA,将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募集到肿瘤细胞附近以达到杀灭作用。
图片来源:InvivoGen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研的BCMA/CD3 双抗约17种,有一款产品今年下半年刚刚获批,即强生的TECVAYLI(teclistamab)。TECVAYLI在164例既往接受中位5线治疗患者经teclistamab治疗后的客观缓解率(ORR)达63%,58.8%获得非常好的部分缓解或更好缓解(≥VGPR),39.4%获得很好的完全缓解(CR),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1.3个月。
关于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MM)是血液系统的第二常见恶性肿瘤,血液瘤中发病率仅次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目前它仍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血液癌症,几乎所有患者会出现复发并且需要接受后续治疗。随着疾病的进展,每次复发的侵袭性增强,而新疗法获得的缓解期逐渐缩短。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从发病年龄上看,MM 属于老年病,在美国的诊断中位年龄为70 岁,在中国的诊断中位年龄为60 岁;从发病人群看,MM发病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欧美地区发病率高于中国。MM 确诊后生存时长与确诊时年龄呈反比,根据美国一项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当确诊年龄在65 至75 之间时,近半数患者可存活至五线治疗;70%以上确诊年龄65 岁及以下的患者群体可存活至经历五线及以上治疗。
MM 治疗线数及对应mPFS
目前MM 的靶向治疗主要包括免疫调节剂 (IMiDs)、蛋白酶体抑制剂 (PI) 及CD38 单抗;其中强生的达雷妥尤单抗 (CD38) 的获批适应症已经涵盖全线MM,然而达雷妥尤单抗用于后线。此外已获批的两款CAR-T, BMS/蓝鸟生物的 Abecma与强生/传奇生物的西达基奥仑赛 ,也为MM患者带来曙光,尤其西达基奥仑赛,97.9% 的 ORR 和 82.5% 的 sCR 是靶向治疗难以超越的数字,但鉴于目前 CAR-T高昂的费用与可能的不稳定性,MM 的 临床主要治疗方案仍为靶向治疗。
据统计,全球MM 患病人数由2016 年的41.2 万人增长至44.1万人,复合年增长率为2.1%。预计患病人数至2024 年将增加至52.7 万人,至2030 年增加至66.3万人。由于中国老龄人口的快速增加,我国MM患者人数呈快速增长的趋势,MM 患病人数由2016 年的6.9 万人增长至2019 年的10.2 万人,预计到2024年MM 患者人数将达到16.7 万人,到2030 年进一步增至26.6 万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