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的常见问题
1、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人员的资格要求有哪些?
(1)对审核组人员的资格和能力作出规定,例如在体系审核方面受过的培训和教育,包括:是否知晓和理解质量体系审核要用的标准;是否掌握了检验、提问、评定和报告等评审技术;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是否具备审核方面和其他方面的实践经验等。
(2)审核人员应与被审核的项目无直接责任。
(3)审核人员通常由各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必要时还可由厂领导参加有关审核的结果、结论和建议的报告程序。
2、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内容有哪些?
(1)体系等要素的职能是否已经转化为质量职责并得以认真贯彻和落实。
(2)组织机构是否完善。
(3)体系中的各种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4)要素的资源(例如人员素质、设备器材、财力状况等)是否确有保障。
(5)要素构成是否合理。
(6)工作现场、作业或工序是否符合规范。
(7)在制品的质量状况。
(8)活动有无记录,各种文件是否齐全清晰、保管得当。
(9)进行体系有效性审核。
3、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审核包括哪些内容?
(1)各级领导的质量意识是否增强。
(2)职工的质量意识是否增强。
(3)各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是否得到提高。
(4)过程(或工序)质量是否稳定。
(5)产品质量是否、稳定。
(6)工作效率是否提高。
(7)质量管理水平是否提高。
(8)企业管理水平是否提高。
4、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的内容有哪些?
(1)对每个被审核项目作出评价,明确指出体系运行中存在的缺点、问题,综合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应采取的措施,并提出负责采取措施的责任者。
(2)指出体系本身的不足,以便对体系的设计加以改进。
(3)指明不合格的或有缺陷的具体项目,写明这些缺陷产生的可能原因和证据。
(4)反映上次审核后,经领导批准的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其效果,并对此作出评价。
(5)对本次的体系审核工作作出总评价。
(6)形成文件并发给所有有关部门、主要人员以及企业领导。审核报告应连同原始记录等整理后归档。
5、过程审核的作用有哪些?
(1)调查过程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情况与效果,对其制定是否切合实际、导向作用如何进行评价,明确是否采取纠正和改正的措施。
(2)了解过程因素的现状,评估其达到的控制水平,研究因素变化与过程质量波动之间的关系,明确如何对过程因素进行更为经济有效的控制。
(3)对关键过程(工序)进行质量审核,研究企业质量控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过程(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管理,改善过程质量控制方法,为提高质量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增加预防控制的作用和为增强质量保证能力指明方向。
6、管理评审的内容有哪些?
(1)根据企业的质量状况、经济效益,查明现行的质量体系要素有哪些不适应当前变化了的环境条件。
(2)审核企业的组织机构、办事程序和企业面临的环境条件和适应程度。
(3)审核有关质量文件的质量记录。
(4)评价质量体系的适应能力和运行效果。
(5)必要时,评审历次质量体系审核结论是否正确,纠正措施是否如期实现并达到预期效果。
7、管理评审的步骤有哪些?
(1)管理评审的准备工作。
(2)成立管理评审组织。
(3)进行管理评审。
(4)编写管理评审报告。
(5)管理评审报告、文件资料归档保存。
8、质量改进活动的内容有哪些?
(1)质量改进的需要、范围和重要性。
(2)有关的背景和历史情况,相关的质量损失以及目前的状况,并尽可能用具体的、定量的形式来表示。
(3)资源配置和进展情况的定期评审。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图片均已获得版权方授权使用。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站内私信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