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微创设备第一股,实控人被立案调查
来源:器械之家
2022年12月7日晚间,据悉曾被称为“肿瘤微创治疗设备第一股”的* ST和佳 发布公告称, 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郝镇熙、蔡孟珂立案 。
图片来源于*ST和佳公告
据*ST和佳表示,因公司及郝镇熙、蔡孟珂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郝镇熙、蔡孟珂立案。
原公司实控人珠海十大富豪郝镇熙、蔡孟珂
同时*ST和佳表示,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调查中国证监会的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01 公司经营持续恶化致公司评级维持负面
在此事件公开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后,有关律师称其:涉嫌信披违规先被责令公开说明、后被立案,投资者可索赔。
并表示:在和佳医疗公告的立案告知书中,并未明确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具体事由,认为可能与公司原控股东、实际控制人郝镇熙资金占用、对外担保事项未履行审批程序,亦未及时披露事项有关,具体原因还有待于证监会的最终调查结论。
然而除上述事件在此之前,*ST和佳的问题是非常之多,在本月2号时*ST和佳发布公告表示,中证鹏元对*ST 和佳主体信用等级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价;
由BB下调至B+,评级展望维持在负面,维持“19和佳S1”、“20和佳S1”债券信用等级均为AAA,主体等级均为BB。
对此,中证鹏元表示关注到:该司11月18日发布的公告(《关于公司及子公司新 增诉讼事项暨公司累计诉讼、仲裁的公告》)因该司存在大额资金被原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非经营性占用且未偿还等违规行为,存在较大内部控制缺陷;
该司经营持续恶化,债务逾期规模大且新增大额诉讼,目前处于预重整程序,存在重整失败破产并被清算的风险。上述情形对公司经营、财务和信用状况产生较大不利影响此次考虑综合情况给予此评级。
在此事件*ST和佳及相关当事人被公开谴责,其中,上交所对于*ST和佳原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裁郝镇熙,原实际控制人蔡孟珂,时任财务总监何雄涛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对郝镇熙,蔡孟珂给予公开认定3年内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处分。
02 三季度营收入1.9亿元同比下降68.38%
据公开资料显示,*ST和佳成立于1996年,主要以医疗设备及医用耗材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为基础;*ST和佳医疗总部设在中国珠海,在中国23个省市自治区设有分公司。
和佳医疗坚持自主研发与创新,拥有25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300多位国内外医疗专家,为10000多家医疗机构提供产品与解决方案,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引领医院实现能力建设跨越式发展。
为各级公立医院规划、设计和实施医用专业工程,打造肿瘤中心、康复中心、介入中心等临床学科,并与央企、国企合作共同承接医院整体建设业务。
于2011年10月,公司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其主营业务:医疗设备及医用工程、医疗信息化、医疗服务、医疗金融、医院整体建设五大业务板块。
据*ST和佳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9亿元,同比下降68.38%;归母净利润-3.56亿元,同比下降8836.74%;扣非净利润-3.36亿元,同比下降3800.95%;
除此之外三季报还披露称,郝镇熙、蔡孟珂二人为夫妻关系,其中蔡孟珂持股比例为9.44%,郝镇熙持股比例为8.88%,分列*ST和佳前10大股东的一、二位。
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167.84万元,同比下降92.3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下降212.73%;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66亿元,同比下降175.24%;负债率62.51%,投资收益-599.7万元,财务费用9822.15万元,毛利率35.63%。
03 原控股股东占用公司资金致使公司停牌
而对于公司收入情况,此前该司还涉及“停牌事件”,在今年4月18日晚间,和佳医疗公告, 公司股票自4月19日开市起停牌1天,其停牌原因是原控股股东占用公司资金。
后于4月20日开市起复牌,并自复牌之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由“和佳医疗”变更为“ST和佳”,股票交易的日涨跌幅限制为20%。
据悉官方给出的信息为 公司原控股股东郝镇熙存在在未告知公司的情形下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况; 其实追溯信息可知早有端倪。
早在3月18日和佳医疗在首次披露 原控股股东郝镇熙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近4.5亿元时就表示 ,若郝镇熙不能在2022年4月18日前(含4月18日)解决上述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事项,公司股票交易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但在这份公告中,郝镇熙同样承诺,将组织资金在一个月内解决相关问题。
而4月18日,正是郝镇熙承诺归还上市公司资金的最后时间,但显然他“食言”了。对此和佳医疗表示,公司及董事会已敦促郝镇熙尽快解决上述问题。郝镇熙称已经积极协调各方,将尽快归还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减轻和消除对公司的不良影响。
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在董事会的领导下行使监督权:一方面,加强内审部门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及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为防止资金占用等情形的发生,内审部门将密切关注公司大额资金往来的情况。
该司自上市以来经营不善从季度财报来看持续下降恶化,最终依照有关规定走向ST,而此次事件也引起了大众对他的关注。目前也有相关律师表示投资者可进行索赔,其具体原因还有待于证监会的最终调查结论,后续如何器械之家将持续关注。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