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控问答|6问6答——内镜安全(清洗、消毒与操作和患者监测)管理感染防控相关问答(二)
能否用生理盐水代替纯化水进行终端漂洗?您知道吗?
今日感控问答整理了内镜安全(清洗、消毒与操作和患者监测)管理感染防控相关问答(二),老师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01.WS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中6.2.3:将清洗刷清洗干净,高水平消毒后备用。清洗刷是每一条镜子清洗后都要消毒,还是每天消毒一次?
答:应该和内镜在一起经过清洗消毒的流程处理,或者单独进行消毒处理。因此清洗刷在清洗每条镜子后都要进行高水平消毒后再使用。
02.灭菌后的内镜进行干燥时,对于干燥台应执行什么标准,能否与高水平消毒的内镜共用一个干燥台?
答:可与高水平消毒的内镜共用干燥台,但是无论是常规高水平消毒的内镜还是灭菌处理的内镜干燥台上都应该铺设的是无菌治疗巾。用于灭菌内镜干燥的无菌巾应一镜一换。
03.对于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血清四项“阳性病人”或确诊分支杆菌感染的病人所使用的内镜,是否需要先消毒-再清洗-再消毒的流程?
答:WS 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中没有要求患者做内镜之前一定要做“血清四项”,因为少部分患者可能处于窗口期,即使做检验也无法完全排除病人是否携带某种病原体,因此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应将每位接受内镜诊疗的患者视为一个潜在的传染源,对每条内镜及附件每次使用后都采用同样高水平消毒流程。 对所有患者使用后的内镜一视同仁,采取一样的洗消流程,即先清洗再消毒(除外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内镜),一样的职业防护措施。 另外,如果患者已确诊分支杆菌感染,应按空气飞沫传播途径进行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同时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消毒。
04.能否用生理盐水代替纯化水进行终端漂洗?
答:不可以 一定要使用≤0.2μm的过滤膜进行过滤后的纯化水进行终端漂洗。因为生理盐水的氯化钠会对镜子产生腐蚀作用,并且容易结晶导致对内镜的堵塞。
05.规范和要求“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无菌水,每天更换”。注水瓶中的水为什么要求灭菌?
答:注水瓶中的水是经过送水管道直接送到病人的消化道、胃部粘膜,粘膜有时会存在破损,那么水可能会与非完整的粘膜接触,因此要求注水瓶中的水一定是无菌水。
06.软式内镜需达到何种消毒水平?
答: 根据斯伯尔丁分类法,医疗器械分为三类,即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和低度危险性物品。高度危险性物品指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中度危险性物品指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应达到中等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不同的软式内镜应根据斯伯尔丁分类法进行分类,进而选择是消毒或灭菌。 WS 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指出: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应进行灭菌;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应进行高水平消毒。 所以,软式内镜中的胃镜、肠镜、气管镜等直接与患者的消化道或呼吸道黏膜直接接触,应采用高水平消毒;而有些软式内镜如胆道镜、膀胱镜等因进入人体无菌腔室需要达到灭菌水平。
END
参考|WS 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实施中常见的问题与解答 刘运喜教授、《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审核 | 姣姣
图片 | 创客贴、135编辑器
排版 | WKL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