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免疫力差,哪些药可以提高免疫力?
临床上很多疾病都与免疫功能低下或者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首先了解一下免疫力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1、
防御功能。
免疫防御是指机体对外来物质的识别、排除。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存在许多可致病的微生物, 比如:细菌、病毒、灰尘、霉菌、寄生虫等。当人体接触这些“敌人”时,免疫体系会开启三道防线,阻止它伤害机体。 首先皮肤和黏膜会分泌
粘液,它有一定抑菌、润滑的作用,可抵抗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其次,当病原体穿过皮肤或黏膜到达组织深处,就会遇到第二道防线。血液中的吞噬细胞立刻从毛细血管中逸出,聚集到病原体附近,把它吞噬。其含有多种杀菌物质,如溶菌酶、乳铁蛋白、防御素等。最后如果病原体仍未被消灭,继续侵入,就会刺激淋巴细胞,开启第三道防线,其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体,针对消灭此病原体。
2、监视功能。
免疫监视,是指机体随时
识别和清除体内突变的异常细胞。人体每时每刻都在制造各种新细胞,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干扰,难免会产生一些突变细胞。这些细胞没有正常的细胞功能,却会疯狂繁殖,侵入其它器官或组织,继而可能演变成肿瘤。但免疫细胞就像巡逻的军队一般,不仅能识别这些突变细胞,还能将其消灭,阻断其癌变过程,降低癌症发病率。
3、维稳功能。
免疫自稳是指机体及时识别、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自身细胞,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人体不断生产新细胞的同时,也有很多细胞不断受损、老化、死亡。为了维持身体组织的更新,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免疫系统会及时识别、清除这些细胞,不然在体内大量堆积,会干扰破坏机体正常的环境。因此,一旦 免疫力降低, 可能会导致外来病原体侵入,引起感染;或者导致免疫监控功能低下,增加肿瘤风险;还可能增加各种疾病风险,引起机体内环境紊乱。
为什么小孩感染乙肝后容易慢性化呢?
其实就是因为小孩免疫功能不健全,感染病毒后机体不能很好的识别并清除病毒,才导致病毒在体内长期存在。
而成年人由于免疫功能比较健全,如果感染乙肝,免疫系统会很快的识别并清除病毒,很多人会自发地产生保护性抗体。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没有打过疫苗,体检却发现25或者245阳性的原因。
很多慢性肝病患者的病情进展与免疫功能息息相关。医生在临床上也会经常用一些免疫调节的药物。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调节免疫力的药有哪些?
临床免疫调节剂是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和/或紊乱所引起的疾病。
主要有以下几类:
1.按作用分类
根据免疫调节剂对机体免疫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免疫增强剂、免疫抑制剂、双向免疫调节剂。
免疫增强剂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中的某一环节,增强免疫功能,如胸腺肽,胸腺法新,胸腺五肽;胸腺肽是胸腺组织分泌的具有生理活性的一组多肽,它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及肿瘤的辅助治疗。
免疫抑制剂具有抑制免疫系统中某一环节的作用,从而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如托珠单抗;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还有激素,类激素样药物等。
双向免疫调节剂的作用大部分是多靶点、多部位对免疫平衡的调节,维持机体的自稳。
2.按来源分类
a.人和动物免疫系统的产物
免疫细胞能产生许多具有抑制或增强免疫应答的蛋白分子,这些蛋白分子对自身和异体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
b. 化学合成剂
主要有左旋咪唑、羟基嘌呤、维生素D、西咪替丁等。
c. 生物制剂
部分是由微生物或微生物代谢产物提纯的制剂;
部分是针对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抗原的生物制剂;
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如卡介菌多糖核酸、细菌溶解产物等。
d. 中药或植物来源
大量数据证明,很多中草药均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如西洋参、黄芪、白术、地黄等。这些中草药调节免疫功能的成分及其机制的研究已有很大进展。中成药玉屏风颗粒剂,香菇菌多糖,黄芪颗粒。
当然药物的应用必须要遵医嘱来服用,而不是为了提高免疫力,自己就随便乱买这些药物服用。要知道有的疾病跟免疫功能亢进也是有关的,在临床上有的疾病的治疗需要应用免疫抑制剂。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