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MJ | 俯卧位可减少新冠患者对气管插管的需求
《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因感染新冠且出现严重呼吸困难而入院的患者如果面朝下俯卧,对气管插管的需求会有所降低,但对死亡率或其他结局的影响尚无定论。
原文献信息:
Efficacy of awake prone positioning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related hypoxemic respiratory failur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
Weatherald J, Parhar K K S, Al Duhailib Z, Chu D K, Granholm A, Solverson K et al.
BMJ 2022; 379:e071966
doi:10.1136/bmj-2022-071966
从那以后,数项研究检查了俯卧位对清醒的新冠患者的有效性,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俯卧位一直是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标准护理方法,因为它能更好地促使肺部扩张,有助于患者呼吸。通常它被用于接受镇静和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但在2020年2月,有报告称,新冠清醒患者的俯卧位也可能有所帮助,在当时得到了广泛采用。
为了尝试回答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检索数据库,纳入了以新冠低氧性呼吸衰竭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清醒俯卧位与常规护理进行比较的随机临床试验。他们将17 项试验纳入了分析,共纳入2931名未插管新冠患者。这些患者无需机械辅助通气,平均每天俯卧2.8小时。其中12项试验的偏倚风险较低,3项存在一些问题,2项存在高偏倚风险,但研究人员将研究质量问题纳入了考量。
分析的主要结局是气管插管率。其他(次要)结局包括死亡率、无机械通气天数、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时长和住院时长、氧合和呼吸频率的变化以及不良事件。
来自14项试验汇总分析的高级别证据表明,与常规护理相比,清醒俯卧位可降低气管插管风险(清醒俯卧位24.2% vs 常规护理29.8%)。平均而言,清醒俯卧位可以帮助每1000名患者减少55次插管。
然而,来自13项评估死亡率试验的汇总分析的高级别证据并未显示两组之间的死亡率存在显著差异(清醒俯卧位15.6% vs 常规护理17.2%),但该分析可能不具备足够的统计学把握度。
基于低和中等级别证据,清醒俯卧未对其他次要结局带来显著影响,包括无机械通气天数、ICU入住时长和住院时长。
研究人员承认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缺乏个体患者数据、清醒俯卧位的目标持续时间和实际持续时间之间的差异,以及研究中某些结局的定义和报告存在差异。但进一步的敏感性分析支持上述结果,表明气管插管结局得到改善的可能性很高,而死亡率降低的可能性很低。
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清醒俯卧位可降低因新冠导致低氧性呼吸衰竭的成人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的风险,但可能对死亡率或其他结局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微小。”
在一篇配发的社论中,作者指出,俯卧位给新冠患者带来的获益可能仅限于低氧血症更严重和俯卧位持续时间更长的患者,因此将精力集中在这些特定人群上可能是明智之选。
悬而未决的问题包括理想的每日治疗(俯卧位)持续时间、应推荐俯卧位的低氧血症水平,以及如何最好地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鼓励依从性。
这些问题在新冠患者中可能永远无法得到明确回答,因为患有低氧性呼吸衰竭或危重疾病的患者数量较少。
“然而,新冠大流行应该重新引起人们对清醒俯卧位——一种可能有益于广泛的低氧血症患者的干预措施——的兴趣,并促进人们对此做进一步评估。”他们总结道。
关于 The BMJ
The BMJ 是享誉世界的四大综合医学期刊之一,出版高质量的研究、综述、专家评述、权威观点及医学教育内容等。秉持“创造一个更健康的世界”的愿景,The BMJ 致力于为医生、研究人员和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知识与信息,帮助医生做出更好的临床决策,最终改善患者结局。
2021年影响因子:96.216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