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不要核酸了,为啥你们医院非得要?专家:咬牙挺过感染高峰 生活将正常
“到处都放开了,就你们医院非得查验核酸”。12月7日,在某三甲医院门口,有就诊者质疑:医院为什么还要查验48小时核酸?
那么为什么社会面越来越松,而医院却要求越来越严格呢?
现状:多数医院仍需查验48小时核酸
在某医院医疗区入口,需要查验健康码并要求所有来院人员均需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结果。 在某妇产科医院,医务工作人员在认真查验两码以及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现在只要入院都要求查验核酸。”面对就诊者疑问:不是取消了核酸查验吗?工作人员表示,没有接到政策调整的通知,仍需要查验48小时核酸,而医院的工作人员是每天一检。
梳理发现,很多公立医院都要求48小时核酸,少数其他医院对核酸查验没有做具体要求。 某医院就诊通知显示:来院就诊的人员及陪同人员均需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结果来院就诊(急诊除外)。 还有很多医院,如果患者需要进入医疗区,则需48小时内核酸阴性结果,对于“危重症患者以抢救为先”。有发热症状患儿,且无48小时核酸阴性结果者,发热门诊就诊。有高风险区旅居史及流行病学史异常者,发热门诊就诊。
业内:查验核酸,保护的是所有人
“我们也不想那么麻烦地查验核酸,不仅仅增加工作量,还会因此造成就医体验感变差。”医院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但即便如此,医院还得验核酸。是因为医院里住的,大多数都是老弱病残孕,这类人群体质较差,更容易成为新冠病毒侵袭的对象,而因为体质差,更容易出现新冠重症病例。
“这个病症轻,我们不害怕。”有人可能会这样说。但传染病并不局限于你自己,一旦疫情出现,就可能在医院传播。医院内疫情控制,是为了保护所有的住院患者。 某公立三甲医院的管理人员表示,在目前的疫情形势下,查验核酸,保护的是所有人。但后续可能会放开48小时核酸,这是根据疫情动态发展而进行变化的。医院也在探索更科学的分级分区诊疗,让看病更有效率,让群众有更好的满意度。
北京无核酸证明先补测抗原再分诊
12月1日,北京发布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机构预检分诊相关措施。北京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查验健康码时,不得拒绝无48小时核酸阴性结果的患者进入,根据医疗机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区域,对于无48小时核酸阴性结果的患者在分诊期间补测抗原,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诊;对于3岁以下婴幼儿可免于核酸查验,仅查验陪诊人员核酸。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机构不得因无核酸结果拒诊或延误救治,可在进行紧急救治同时进行新冠抗原及核酸采样检测。对于收住院患者和陪住人员核酸检测的要求不变。 12月8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虽然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明显减弱,但是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重点人群感染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尤其是住在养老院、福利院这些场所的人员。还有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人群集中的场所,这类场所一旦有传染源引入,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因此对于进入这些特殊场所的外来人员需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专家:咬牙挺过感染高峰 生活将正常 新形势下,新冠重症患者救治准备好了吗?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钟鸣主任看来,奥密克戎变异株造成的重型患者比例很低,随着疫苗、特效药的出现,医务人员面对单个重症患者的救治手段已很丰富,对发病规律也富有经验,和早期相比已具备很多有利条件。 不过现在需要应对另一个挑战,随着感染人数攀升,医疗机构或许要在短时间内面对大量患者,钟鸣认为必须为此做好充分准备,医疗机构要优化流程、确保医疗秩序。
钟鸣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病房清洁区留影。图片来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资料图)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中国迎来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新十条”的出台并不是疫情的“全剧终”,还有许多新考验要应对。 如何避免病情进展到重症,哪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重型患者救治手段如何,压力何在?养老机构如何应对?奥密克戎造成的重型患者与2020年原始毒株相比有何不同? 12月8日,重症医学专家钟鸣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专访。在谈到对于未来的形势有什么展望时,钟鸣表示:“我们已经和新冠病毒斗争了三年了,我们对这个病毒造成的疾病已经有了很多了解,所以现在是在打一场有准备的仗。随着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调整,我们要对今后的形势有所预估,我觉得各条战线上,包括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等,包括对民众开展防疫科普、相关流程的优化,此时都在积极动员、积极准备。
这个时候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真正做到齐心协力,共同度过可能在几个月里出现的感染高峰,咬牙坚持过去,那根据病毒的规律,疫情就会逐渐平稳,社会生活将归于正常。
本文消息来源:心健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