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布替尼实现了疗效和安全性的双重超越,体现新一代BTK抑制剂的全新价值。泽布替尼优异的疗效与它能长效稳定抑制BTK的机制相关。泽布替尼将改变CLL的治疗格局,成为更多患者的优先选择。
以下转载来自血液肿瘤资讯的一篇入选ASH最新突破性研究的进展报告。
全球血液学领域最具规模的国际盛会——第64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将于2022年12月10日~13日以线下(美国新奥尔良)及线上结合的形式召开。最新突破性研究(LBA)是ASH年会中最具份量、最受瞩目的版块,代表了最具突破性意义的研究进展。入选LBA之一的全球III期ALPINE研究最终PFS分析中,经独立评审委员会(IRC)和研究者评估,泽布替尼对比伊布替尼取得了优效性结果(24个月PFS率 79.5% vs. 67.3%,HR: 0.65 [95% CI,0.49-0.86],P=0.0024)。该结果将于美国中部时间12月13日上午10:15时(北京时间12月14日凌晨00:15)在新奥尔良Ernest N. Morial会议中心E厅进行的最新突破摘要环节上展示。【肿瘤资讯】聚焦学术前沿,关注国际热点,特邀中国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邱录贵教授和江苏省人民医院李建勇教授对ALPINE研究进行解读并分享学术观点,以飨读者。
本文要点
1. 在ALPINE最终PFS分析中,中位随访29.6个月,经IRC和研究者评估,泽布替尼对比伊布替尼取得了优效性结果(24个月PFS率 79.5% vs. 67.3%,HR: 0.65 [95% CI,0.49-0.86],P=0.0024)。 2. 在不同IGHV状态和携带del(17p)/TP53突变的患者亚组中,泽布替尼均显示出一致的PFS优效性。 3. 长期随访安全性分析显示,泽布替尼总体耐受性良好,其安全性特征与既往报告一致。 与伊布替尼组(13.3%)相比,泽布替尼组(5.2%)的房颤/房扑发生率较低。伊布替尼组报告了6例因心脏疾病引起的5级不良事件,而泽布替尼组没有此类事件的发生。
患者人群基线特征均衡可比
研究纳入R/R CLL/SLL患者,按1:1随机接受泽布替尼或伊布替尼治疗,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分层因素包括年龄、难治性状态、地理区域和del(17p)/TP53突变状态。主要研究终点是ORR, PFS为关键次要疗效终点,其他终点包括总生存率(OS)、ORR(包括PR-L或更好疗效)以及安全性指标(包括房颤/房扑)。
来自15个国家的患者(N=652)被随机分为泽布替尼(N=327)或伊布替尼(N=325)治疗组。两组的人口统计学和疾病特征相当:年龄≥65岁(61.5 vs 61.5%),男性(65.1vs71.4%),未突变IGHV(73.1 vs 73.5%),del(17p)(13.8vs 15.4%),TP53突变而无del(17p)(9.2vs 7.7%)。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7岁和68岁,中位治疗线数均为1。
头对头比较证实泽布替尼PFS优越性
经IRC评估,在ITT人群中泽布替尼组的PFS优于伊布替尼(24个月PFS 79.5% vs 67.3%,HR:0.65 [95%CI,0.49-0.86];双侧P=0.0024[图1]);IRC评估的伊布替尼组的中位PFS为35.0个月(95% CI,33.2-44.3),泽布替尼组未达到。在del(17p)/TP53突变的高危患者亚组中,泽布替尼的PFS也更优(24个月PFS 77.6% vs 55.7%,HR:0.52 [95%CI,0.30-0.88];双侧P=0.0134[图2])。
P P
长期随访安全性分析显示泽布替尼总体耐受性更佳
泽布替尼与伊布替尼相比,整体安全性更优,因心脏相关AE导致的停药率分别为0.3%和4.3%。与伊布替尼相比,泽布替尼的房颤/房扑发生率较低(5.2% vs 13.3%);泽布替尼组没有发生心脏疾病引起的5级AE,而伊布替尼组报告了6例 (1.9%)。
大咖点评
邱录贵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淋巴瘤诊疗中心主任 天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主任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际骨髓瘤学会(IMS)委员 国际骨髓瘤工作组( IMWG)专家委员会委员 《Blood Advances》杂志编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会名誉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学机构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华血液学杂志》等6种核心期刊编委 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重点项目等基金项目30余项 发表论文近500篇,其中SCI论文150余篇;主编专著5部;
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省部级成果一等奖2项
邱录贵教授:ALPINE是首个在头对头比较中证明了新一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PFS优越性的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泽布替尼目前已被证实治疗R/R CLL/SLL患者的ORR和PFS方面均显著优于伊布替尼,且在所有主要亚组(包括高危患者)中观察到泽布替尼组长期生存获益的一致性。这些数据足以证明泽布替尼治疗R/R CLL/SLL比伊布替尼更有效。过去,大家的观念里新一代BTK抑制剂只是选择性更高,具有更佳安全性。如今,泽布替尼实现了疗效和安全性的双重超越,体现新一代BTK抑制剂的全新价值。泽布替尼优异的疗效与它能长效稳定抑制BTK的机制相关。泽布替尼将改变CLL的治疗格局,成为更多患者的优先选择。
大咖点评
李建勇
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淋巴瘤诊疗中心主任 天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主任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际骨髓瘤学会(IMS)委员 国际骨髓瘤工作组( IMWG)专家委员会委员 《Blood Advances》杂志编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会名誉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学机构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华血液学杂志》等6种核心期刊编委 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重点项目等基金项目30余项 发表论文近500篇,其中SCI论文150余篇;主编专著5部;
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省部级成果一等奖2项
李建勇教授:泽布替尼是目前唯一一个对比伊布替尼疗效和安全性均表现出优效性优势的BTK抑制剂,真正做到了重新定义“新一代BTK抑制剂”的标准。在本试验开展以来近30个月的随访中,研究观察到泽布替尼非常稳定的安全性和良好的患者耐受,尤其是更低的心血管风险。在CLL已逐渐实现慢病管理的今天,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及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迈向国际化的过程中,泽布替尼通过头对头研究验证了疗效和安全性的显著优势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上市,相信泽布替尼能为更多淋巴瘤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和更高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 https://ash.confex.com/ash/2022/webprogram/Paper171538.html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