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名片】学科巡礼⑬ | 老年病科:老有所“医” 卓越风采
老年病科
学科概况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Union Hospital
严谨 求精 勤奋 奉献
老年病科是福建省唯一的国家和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福建省血管衰老和脑老化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国家老年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老年医学博硕士学位授予点、肠道菌群与血管衰老等2个博士后流动站及福建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和福建省血管衰老重点实验室的挂靠单位,2021年福建省医疗“创双高”国家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是集临床诊疗、科研教学、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于一体的省级老年病诊疗中心,综合实力、科研水平居省内领先和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开放床位120张,设有老年心血管、神经、呼吸、消化、内分泌和老年重症医学等6个亚专业;开设心力衰竭、痴呆等6个专病门诊;年收治病人3600余人次,年门诊量为63000余人。
特色医疗
严谨 求精 勤奋 奉献
0 1 血管衰老的临床评估和干预
血管衰老是引起各器官系统衰老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加速和/或加重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发展。洪华山教授团队对血管衰老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创新性研究,并应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对血管衰老进行临床评估,尽早发现血管衰老,对血管衰老及相关疾病进行综合干预。牵头进行原发性高血压伴早发血管衰老患者的多中心干预研究;推出糖尿病患者动脉僵硬度的预测模型,搭建动脉衰老的在线预测工具。作为国内血管衰老研究的知名学者,洪华山教授受邀参加全国血管衰老圆桌会议,并作为执笔专家编写了中英文版《血管衰老临床评估和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18》。
▲洪华山教授指导工作
02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内容。洪华山教授为福建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衰学组组长、省心衰医联体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致力于急慢性心衰的救治,总结出个体强化利尿治疗急性心衰及慢性心衰规范化管理和康复的独到经验,有效减少心衰患者住院病死率和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发表系列论文20多篇;并在心衰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取得突出成果。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及其老年心衰的管理受省卫计委面向农村和城市推广适宜技术项目支持,培训了1710名基层医师。在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及我院主办的《全国心力衰竭防治新进展学习班》中进行主题讲座,结合义诊、巡回讲座、教学查房等进行推广,累计受众4000多人次,有效提高区域内心衰诊疗水平。2019年被授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力衰竭专病医联体福建省中心、全国首批心衰专病中心及国家心衰专业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年度优秀单位,牵头成立省心衰专病医联体,获得良好社会效益。洪华山教授执笔《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参与《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康复中国专家共识》等4部共识编写。
▲心衰工作获得国家中心认可、心衰诊疗技术推广
科研创新 严谨 求精 勤奋 奉献
锐意进取 科研实力迈上新台阶
近三年来,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4个,省部级科研项目55个;获批科研经费近2千万元,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5篇, 其中JCR1区论文16篇;牵头制定共识1个,参与制定共识或指南17个;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及学会科技奖5项;获专利/实用新型专利6项。洪华山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肠道菌群代谢物TMAO促进血管衰老和脑老化,并通过双组学联合分析对主动脉老化提供了更深入的认识,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科技期刊(封面文章),分别被引198次、被下载2200余次;得到美国哈佛医学院的Gupta和Plutzky教授及张运院士团队的高度赞赏。首次在国内翻译衰老心血管事件链、心脏衰老三部曲、血液动力学老化综合征、早发血管衰老等概念,为血管衰老及其相关疾病提供更完善的防治理念。
▲研究成果获得国内外专家高度赞赏
人才培育
严谨 求精 勤奋 奉献
团结奋进 打造高水平人才团队
聘请北京大学郑乐民教授为特聘教授,并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结合国内外研修学习、联合培养博士、博士后、参加学术交流合作等方式打造骨干力量,建立团结拼搏、层次合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团队,极大促进了技术研发、科研创新进程。
▲洪华山教授带领团队进行病例讨论
重基培优 实现老年医学教育全覆盖
老年病科拥有博导5人、硕导16人,为省内首批老年医学博硕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全国首批老年医学专科培训基地及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基地。近三年来,承担了老年医学课程、博硕士研究生教育、进修生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老年医学专科医师及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全国老年综合评估(师资)培训等形式的教学任务,培养了院校学生1千余人、博硕士研究生66人、老年专科医师8人、毕业后继续教育1千余人;并通过会诊、远程指导、适宜技术推广、区域联盟建设等形式发挥技术辐射作用;成为覆盖本科、博硕士研究生、专科医师、进修生到继续教育的省内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要基地。
▲每年举办的国家级教育项目成为国内富有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
END
撰稿:老年病科
责编:叶 颖 黄怡晨 杨莞颖
编审:苏 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