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协和心事】硬核!陈良万教授带领人工心脏团队一周内完成六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2022-12-09 17:44   福建协和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将持续加快学科的建设步伐,助力高水平医院建设继续朝着高质量、高标准发展道路迈进,为建设国家区域医学中心、健康福建贡献力量,为广大心衰患者带来希望。

协和“心”事系列,分享来自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福建省心脏医学中心、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外科的医路故事,从专业出发,普及心脏健康知识。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陈良万教授,带领心外团队再次突破,不到一周时间,连续完成6例人工心脏移植手术,创下历史新高。

患者最大年龄66岁,最小年龄12岁,为省内外的心衰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开创了常规开展人工心脏植入新纪元,书写了国内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发展新篇章。

绝境求生!人工心脏点燃生命之光

01  

66岁的王先生是几位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也是病情最严重的。突发急性心梗,病情极危重,当地医院立即开展抢救,进行了呼吸机辅助,还植入了人工肺(ECMO)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维持生命。然而,王先生的心脏功能已经已经衰竭,生命危在旦夕。

为了寻求生的希望,王先生的家属冒着路途可能出现的危险,将他送到了福医协和心外科,经评估王先生的身体各项指标极差,只有心脏移植手术才能延续生命,但是王先生情况紧急,如果不能及时等到合适的供体,他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就在治疗即将陷入僵局的时候,陈良万教授团队提出了植入“人工心脏”的治疗方案,经过团队详细的病情评估和多轮联合会诊,2022年12月2日,陈良万教授亲自带领团队实施手术,顺利为他装上了人工心脏。在人工心脏的辅助下,王先生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撤离了ECMO和IABP,手术后第二天就脱离了呼吸机,目前恢复良好。

23031670547788534

02    

来自宁德的方先生,最近出现了胸闷,呼吸不上来的现象,连平躺休息都是奢侈,他在睡梦中常常觉得自己快不能呼吸了,这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经过当地医院多方检查始终找不到病因,最后他找到我院心外科,经过细致的检查和分析,诊断为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和晚期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的作用已经不大。正常情况下,方先生需要进入心脏移植等待系统,等待心脏移植,但是频发的心衰使得肖先生的治疗刻不容缓。经过陈良万教授团队的判断,方先生符合植入“人工心脏”的标准,12月3日,在心外团队的密切配合下,“人工心脏”在方先生体内顺利开始工作,方先生清醒后,就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充满了力量而又轻盈,终于可以大口呼吸了。

03    

来自泉州的小林是几位患者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2岁。今年2月,身体一直很好的小林突发低烧,本以为是感冒着凉,可没想到身体竟自此亮起红灯。当地医院检查后得出结论,心肌受损并建议住院治疗。之后半年,小林从一开始的精神不济到无法正常饮食,从胸口憋气到不能平躺,身体不适愈发严重,不得不休学在家。来到协和医院后,小林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已到终末期心力衰竭程度,经过团队会诊,决定对小林进行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帮助他孱弱的心脏重归活力。虽然小林的升主动脉相对成年人要细很多,给血泵吻合增加了一定难度,但陈良万教授凭借娴熟技巧和团队精确配合,手术最终顺利完成,小林不久就可以康复出院回归校园了。小林也成为福建省内年龄最小的人工心脏植入患者。

迎接他们的是,曾经深陷困境时,期待的光明和全新的生活  。

45931670547789057

▲陈良万教授在手术中

横跨三省,传播“协和”经验

就在院内大本营如火如荼开展人工心脏手术的同时,江苏、云南以及广东医院也相继邀请福医协和陈良万教授人工心脏团队帮助开展人工心脏移植手术,团队派出戴小福、张贵灿、董疑等三人专家团奔赴三省协助当地医院开展人工心脏手术。

来自江苏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的患者,患有急性心力衰竭,7个月前已经经历了一次开胸的二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术和三尖瓣成形术。在戴小福教授及团队指导协助下,顺利为患者植入人工心脏,这也是国内首例二次开胸植入人工心脏的患者。紧接着,我院人工心脏外派专家又为来自云南昆明市延安医院和来自广东高州市人民医院的晚期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人工心脏植入术,在当地医院的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

一周内,我院人工心脏团队帮助省外三家医院分别完成当地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大获成功,为当地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将协和经验传遍祖国大地。

34031670547789281

50421670547789856

95321670547790577

“人工心”手术常态化“心”突破一直在路上

人工心脏,是医疗界的圣杯之一,被誉为“医疗器械皇冠上的宝石”。它实际上是一种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用于部分或全部替代心脏完成泵血功能、维持人体血液循环,使天然心脏得到休息,同时补充了天然心脏泵血能力不足的问题。如今,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上千例心力衰竭晚期患者,在依靠人工心脏延续生命。人工心脏就是心衰患者的新希望,是他们活下去的机会。

本次一周六例人工心脏手术的完成,也标志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实现常态化。

终末期心衰是心脏病发展到晚期的阶段,据估计我国有60-70万的终末期心衰患者,除了每年约600例的患者接受心脏移植外,大部分病例只能接受死亡。

协和医院心外科掌舵人陈良万教授在上个世纪末就瞄准这个世界性难题,在心脏移植及人工心脏两大治疗终末期心衰的利器上投入大量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建成了东南最大的终末期心脏病的外科治疗中心

自1995开展第一例心脏移植(目前健在,是全国存活最长时间的心脏移植病人)以来,完成了400多例心脏移植病例,近3年每年移植病例25-30例,位居全国前十,帮助了全国30几家单位开展该手术,在全国的心脏外科界有突出的影响力。

  作为心外科乃至我国“人工心脏”的拓荒者,陈良万教授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于2019年6月17日开展了福建省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也是同年,协和心外科成为全国“人工心脏”临床试验的三甲顶尖心脏中心之一。目前我国的人工心脏只能在几家顶尖医院进行。心外团队至今共完成40例“人工心脏”手术,在全国不超过100例的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总数中排名前三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将持续加快学科的建设步伐,助力高水平医院建设继续朝着高质量、高标准发展道路迈进,为建设国家区域医学中心、健康福建贡献力量,为广大心衰患者带来希望。

END 

撰稿:院   办 林欣恺

责编:叶   颖

编审:苏   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心脏,患者,医院,心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