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为什么要化验尿结晶,有何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尿常规的化验单,有个项目是「尿结晶」,不少初入临床的医生,会对这个项目疑惑不已。常规中尿结晶是非常重要的化验项目,在肾功能评估、泌尿系统疾病及全身性疾病的诊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尿结晶检查 是干什么的?这个项目的异常有什么意义? 健康体检又为何要常规做尿晶体分析?在尿沉渣检查中常常会发现尿结晶,但很多人不关心,甚至很多医生也不明白,尿中晶体说明什么,即使生理性尿结晶,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害处,病理性晶体坏处则更多。
尿结晶 在尿常规中的意义
结晶尿是指盐类结晶从尿中析出并产生沉淀的现象成为结晶尿。尿沉渣中可以观察到多种晶体。它们可能是非病理性的,或者是由于内源性结晶、外源性药物引发的肾病(肾结石、AKI等)产生的。结晶的形成可继发于遗传性疾病、代谢紊乱和药物暴露。结晶的鉴别应先在明视野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晶体外观并观察折光性,例如尿酸、草酸钙、磷酸钙和三磷酸盐结晶具有100%双折射现象。除了这些,还要注意尿液PH值,因为不同结晶形成的酸碱环境不同。
由于晶体对肾实质和尿路上皮的研磨作用,结晶尿可能出现在温和的尿沉渣中,或伴随血尿和白细胞尿,因此并非所有的结晶尿都是病理性的。液分析提供了一个进入肾脏的窗口,因此它被视为无创的“液体活检”。结晶是尿液过饱和的标志物,其物质来自代谢紊乱,遗传性疾病或药物,因此结晶分析可以反映机体的稳态。尿液结晶分析技术在临床实验中应用广泛,如健康人群的体检、结晶性肾病,尿结石病均可用尿液结晶偏光活检技术进行诊断与监测。在我国存量结石患者、结晶性肾病中适合使用尿液结晶偏光分析技术的相关病人至少为3500多万人。预计尿液结晶偏光分析技术的目标人数为50000万人。 另外,由于尿液中结晶的量与结晶的大小,可用来判断手术或药物治疗的效果。对于难以获取结石标本的患者来说,尿液结晶偏光分析技术特别有用。 这种以尿液样本为检测对象的“液态活检”(liquid biopsy,)可以为尿晶,包括原发和继发性尿结晶提供很好的分析,并可系统追溯结晶发生发展的轨迹。同时,可以发现结石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原有的晶体可能会消失,而出现新类型的结晶。针对这种现象,通过尿液结晶偏光检查,才能更好的指导临床调整用药。这一进展为结石病的诊断、疗效和预后判断等开辟了新的领域,展示了十分激动人心的攻克结石的美好前景。如果在检测技术上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尿液结晶偏光活检就将可以全程跟踪结石发生发展各个阶段的变异,这将为结石的治疗学带来革命性的进步。
病理性晶体与相关性疾病
甲旁亢、继发性甲旁亢、柯兴氏综合症、原发性甲旁亢、甲旁减、继发性甲旁减、肥胖症、假性甲旁减、甲状腺结节。股⻣头坏死、⻣折佝偻病、儿童期佝偻病、氟⻣病、婴幼儿佝偻病、生⻓痛、先天性佝偻病、⻣质疏松、⻣质增生、颈椎病、脊柱退行性病变、腰椎⻣质增生、肩周炎、颈椎⻣质增生。
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心脏病、心肌梗塞、心绞痛、动脉硬化、脑出血、脑血栓、脑动脉硬化、暂时性脑缺血、高血压脑病、心瓣膜炎、血管栓塞、冠心病。贫血、白血病、血友病、脉管炎。胃肠动力不足、慢性肠胃炎、消化道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病、胃肠痉挛性腹痛、肝脏疾病、肝硬化、痔疮、脂肪肝、肥胖症、腹泻、胆结石。免疫功能低下、关节炎、类⻛湿、皮肌炎、硬皮症、结缔组织病、红斑狼疮、变态反应性疾病、药物性皮炎。肠癌、肝癌、胃癌。膀胱结石、泌尿系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胆结石、胰腺结石、慢性肾衰、肾病、急性肾衰、急性肾炎。阿尔茨海默病、多动症、神经衰弱、癫痫病、帕金森氏症、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