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论文再突破!福建省立医院陈刚教授团队科研成果首登JAMA子刊
近日,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陈刚教授(通讯作者)团队的论文“Association of Glucose-Lowering Drugs With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Before Hospitalization for COVID-19” 被医学国际四大顶级期刊之一JAMA的子刊《JAMA network open》 original investigation 论著栏目录用发表。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朱峥是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5+3在读研究生,共同通讯作者是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温俊平教授,该文是近年来福建省立医院在医学四大顶级期刊子刊上发表的第一篇论著,标志医院科研水平迈上新台阶。
研究项目简介
背景
糖尿病患者是感染新冠病毒的高危人群,血糖管理是新冠肺炎相关重症监护病房入住率和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目的
评估确诊为新冠肺炎并住院之前的糖尿病患者使用的八种降糖药物与新冠肺炎不良结局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1项观察型研究(共3 689 010例因新冠肺炎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与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类药物(log of odds ratio [logOR], 0.61; 95% credible interval [CrI], 0.28-0.93)、葡萄糖苷酶抑制剂(logOR, 0.50; 95%CrI, 0.00-1.01)、胰岛素(logOR, 0.91; 95%CrI, 0.57-1.26)和胰岛素促泌剂(logOR, 0.37; 95%CrI, 0.02-0.72)相比,钠-葡萄糖协同转运子2抑制剂类药物(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GLT-2i)的不良反应风险相对较低。基于累积排序曲线下面积,SGLT-2i与发生不良结局的概率最低(6%)相关,其次是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25%)和二甲双胍(28%)。网状Meta回归提示不良结局与八种糖尿病药物之间的相关性在平均年龄和性别上没有差异。
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糖尿病患者因新冠肺炎住院前使用SGLT-2i与相关不良结局风险较低相关。除SGLT-2i外,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和二甲双胍也与相对较低的不良结局风险相关。
来源:福建省立医院
编辑:小枫
审核:黄美辉、朱晓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