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述案例中,我们能发现,双源CT骨髓成像,不仅仅能用于骨髓水肿的诊断,还能对骨质增生及骨质疏松作出判断。
临床背景
脊柱骨折,占全身骨关节创伤的5%-6%,损伤后易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截瘫、死亡,老年人骨质疏松导致压缩性骨折尤为常见。
常见的影像学表现有:
1.压缩性骨折或楔形骨折,以胸腰椎较为常见,占所有胸腰椎骨折的48%,X线表现为椎体前侧上部终板塌陷、皮质断裂,而后柱正常,致使椎体呈楔形。
2.爆裂骨折,占所有脊柱骨折的14%,常可压迫脊髓。损伤机制为椎体的轴向压缩,形成上和(或)下部终板粉碎骨折。前中柱都受累,并有骨碎片突入椎管,同时也可有终板骨折,椎弓间距加大。
压缩性骨折在DR、CT、MRI检查上均可以作出诊断,但在区分新的压缩性骨折与陈旧压缩性骨折的问题上,DR与常规CT检查往往不能作出正确判断,而MRI就能较好地区分骨折的新旧差异,因为新的压缩性骨折往往伴随骨髓水肿,而陈旧压缩性骨折一般不伴有骨髓水肿。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患者安置了心脏起搏器、幽闭恐惧症等绝对禁忌症时,是不能行MRI检查的,那么这种特殊情况下,患者要如何才能了解骨折的新旧呢?此时结合临床病史就相当重要,另外我们可使用西门子双源CT骨髓成像,也能达到相当有效的检查目的。
YINGXIANG
影像学检查资料
以下几例均为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不能行MRI检查,因此,我们为其行双源CT骨髓成像检查。
病例资料一
患者女,75岁,跌倒致腰背部疼痛8天。
影像表现:L1椎体变扁,其内见条形高密度影。双能骨髓成像示L1椎体内虚拟染色明显浓聚,提示骨髓水肿;余椎体骨质边缘染色浓聚,结合CT平扫,考虑为骨质增生。
诊断:L1椎体压缩性骨折伴骨髓水肿。
病例资料二
患者男,89岁,摔倒后反复腰背部疼痛2月余。
影像表现:T12椎体明显变扁,其内可见骨质不连及空气密度影。双能骨髓成像示T12椎体内虚拟染色明显浓聚,提示骨髓水肿;腰椎椎体骨质染色较胸椎明显减少,考虑骨质疏松。
诊断:T12椎体压缩性骨折伴骨髓水肿。
病例资料三
患者女,92岁,腰痛3天,无外伤史。
影像表现:L3、4椎体呈楔形改变。双能骨髓成像所示L3、4椎体内未见明显虚拟染色浓聚,多个胸椎、腰椎椎体边缘虚拟染色浓聚,结合CT平扫,考虑为骨质增生。
诊断:L3、4椎体陈旧性压缩性改变。
病例资料四
患者女,92岁,腰痛2天,无明显外伤史,既往有椎体压缩性骨折并椎体成形术史。
影像表现:L1椎体变扁,其内见斑片状致密影,呈术后改变。L3椎体变扁,上缘局部凹陷。双能骨髓成像所示L1椎体内虚拟染色缺损,L3椎体内未见染色浓聚,多个胸腰椎椎体边缘见虚拟染色,结合CT平扫,考虑为骨质增生。
诊断:L1椎体成形术后改变,L3椎体陈旧性压缩性改变。
病例影像学资料总结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能发现,双源CT骨髓成像,不仅仅能用于骨髓水肿的诊断,还能对骨质增生及骨质疏松作出判断。在不能行MRI检查的情况下,双源CT骨髓成像往往能为MRI有效的补充手段,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的证据。
西门子双源64层螺旋CT的多方应用价值
我院使用西门子双源64层螺旋CT(Flash),除了在双能量骨髓水肿方面的应用,还应用于以下多个方面:
1.心脏冠脉CT扫描,双球管(双能量)CT相对于单球管(单能量)CT,扫描速度更快,能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完成扫描,并使心律要求范围明显放宽,心律在120次/分以内均能有良好的效果;心律不齐时,通过心电编辑,也能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2.双能量结石分析,能把肾内不同密度的结石进行成份分析。
3.双能量痛风石分析,能把藏在各关节周围的尿酸盐结晶清晰的标记出来,让临床医生与患者一目了然。
此外还有双能量脂肪肝定量,双能量血管去骨技术等,更多的应用价值等待深入发掘利用。
作者简介
黄文健
主治医师
从事医学影像工作10年,同时拥有诊断、技术双职称,在影像诊断及技术方面工作均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参加过全国放射医学会、省级放射学会、神经学组读片会和全国影像技能大赛等学术会议。
擅长:熟悉DR、CT、MRI的诊断以及技术,尤其对颅脑常见病、疑难病例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研究。
图文来自:成都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搜狐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