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可怕程度堪比癌症,冬季谨防心衰!

2022-12-08 17:24   合肥高尚医学影像

此外,还要积极进行心脏康复治疗,最大限度地控制心衰的进展。

提起癌症,人们会想到“死亡”,往往会产生恐惧心理。其实,有一种疾病和癌症一样可怕,那就是心衰。

有数据显示,心衰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近,如果不进行有效防治,心衰发病5年内约50%患者会死亡。尽管如此,大多数人对心衰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依然很低。冬季是心衰的高发季节。今天,带大家认识心衰。

一、什么是心衰

心衰,是“心力衰竭”的简称,是指各种导致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疾病,使得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瘀血和(或)体外循坏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的症状表现是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的水肿、肺淤血等。

心衰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战场。据统计,我国心衰患病率大概为1.3%,约有1370万人,而在>70岁的人群中,患病率>10%,住院心衰患者的病死率也很高,大约为4.1%。

二、冬季哪些疾病会引起心衰?

1、导致心脏负荷过重的疾病

心脏负荷过重,又可分成压力负荷过重和容量负荷过重。

①能导致心脏压力负荷过重的疾病

比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疾病,可导致左右心室收缩期泵血阻力增加,为克服增高的阻力保证心脏泵血的量,心室肌就要加大泵血的“力量”,压力负荷就会加重。

就像举重运动员总是举重物四肢比较粗壮发达一样,心室肌因为压力负荷过重,也会逐渐出现代偿性肥厚,时间长了,心室肌就会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无法维持正常的心脏排血量,心衰发生。

②可导致心脏容量负荷过重的疾病

比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心脏瓣膜关闭不全疾病,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以及风心病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泵出的血液反流回心脏,致使心脏的血液容量增加。当超过一定限度心脏再也无法容纳过多的血液时,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就会发生改变,出现心衰,就像气球吹大到一定程度会爆一样道理。

此外,慢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急性肾炎等疾病,往往伴有全身血容量增多或循环血量增多,全身血量增多肯定会导致心脏血量增多,致使心脏的容量负荷加重,引发心衰。

2、引发心肌损害的疾病

直接能引发心肌损害的疾病,也会引发心衰。

第一类是缺血性心肌损害,比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肌的缺血损害,是引起心力衰竭的较常见原因。

举一个例子,假如心脏有一万个细胞在泵血,罹患一次心肌梗死,四千个心肌细胞凋亡了,剩下的六千个细胞要承担起一万个细胞的工作,时间长了,这六千个细胞最终会不堪重负,整个心脏的功能下降,出现心力衰竭。

第二类是心肌炎和心肌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炎和心肌病都能导致心力衰竭,其中病毒性心肌炎和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较为常见。

第三类是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其中以糖尿病心肌病较为常见,其他还有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的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等。

第四类是感染,比如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等,可直接损害心肌或间接影响心脏功能,是诱发心衰的较常见疾病。

3、不可小觑感冒

尽管心衰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冬天的危险因素更多,因而被医生称为“更容易发生急性心衰”的季节。有某些诱因会促使心衰加重。

寒冷刺激、感冒、感染、高海拔都是诱发心衰的主要原因。寒冷容易刺激血压波动,导致心肌缺血,心衰病人还容易因着凉引发肺部感染或急性心肌炎,进而加重病情,甚至有人得了一次感冒,一到医院就已出现心衰。因此,往往每一次降温,在理论上都可能成为有心衰危险因素的人难以迈过去的一道坎。

此外,肥胖、代谢综合征等也可导致心衰。这些也是心衰发生的高风险因素。

三、7大心衰预警信号

心衰在日常生活中并非无迹可循,当患者出现以下7类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1、疲乏无力

许多心衰患者都会在发病早期出现全身乏力、少气懒言等症状,甚至走路稍快或轻微劳动都可导致患者气喘吁吁、心慌胸闷。

2、咳嗽、气喘

心衰常常伴有持续地咳嗽和气喘,这也是肺部液体积聚的另一个结果。咳喘的加剧通常是心衰加重的表现,也是患者需要及时就医的警示。

一般来说,心衰引起的咳嗽有以下几个特点:

频繁的干咳,伴有胸闷气喘;

活动或劳累后,咳嗽气喘的症状加重;

处于平卧位时症状较重,当变成坐位或立位时症状缓解,并且常在夜间发作。

俯身呼吸困难是心衰晚期或心衰进一步加重的信号,这跟心衰以后的肺淤血有关。严重的心衰患者弯腰系鞋带也会喘。

3、食欲不振

右心衰竭可导致内脏瘀血,引发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者还可出现腹痛、腹泻。

4、尿少、浮肿

心功能变差会导致尿量减少、瘀血,心衰患者往往会出现尿少、双脚或双小腿水肿等现象,且在劳累后加重。对于持续肿胀,或者体重莫名增加,比如24h内增加1-2kg,就需要及时就医,查明原因。5、情绪或精神异常

这类症状多出现在老年心衰患者身上,往往表现为头晕、失眠、烦躁不安、出现幻觉、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等。

6、难以入睡

高达一半的心衰患者经历着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这种睡眠障碍是因睡眠中大脑无法向呼吸肌发出指令而引发的。这种疾病会打断正常呼吸,阻止大脑供氧,使大脑迅速将患者从深度睡眠唤醒。

7、高枕卧位

夜里睡觉的时候,需要把枕头垫高或再加一个枕头,即高枕卧位,是心衰进一步加重的信号。因为肺部有液体积聚,心衰患者躺着的时候会感觉呼吸困难。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建议多加一个枕头,支撑身体到一个相对垂直的位置,这样有助于呼吸并使患者感觉舒适。

四、心衰检查

实验室检查

BNP及NT-proBNP:即血浆脑钠肽(BNP)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主要用于诊断心衰或评估心衰的严重程度,一般如未经治疗患者指标正常,基本可排除心衰。但许多疾病可导致该指标增高,因此该检查特异性不高。

肌钙蛋白:严重心衰患者的肌钙蛋白可略微升高。此外,该指标还可协助明确是否存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其他常规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主要用于排查其他疾病,并评估患者病情。

心脏相关特殊检查

心电图:心脏常规检查,但心力衰竭本身并无特异性心电图表现,可判断是否有心跳节律异常,是否有心梗发生等。

心导管检查:从手臂或者腿部动脉插入导管,进入到主动脉测定下心室的动脉压力,还可以注入造影剂,显示出冠脉和心脏的情况。

6分钟步行试验:主要适用于慢性心衰患者的运动耐力评价,还可判断患者心衰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效果等。

检查要求患者在平直的走廊里尽快行走,测定6分钟步行距离,将<150m、150m~450m、>450m分别诊断为重度、中度和轻度心衰。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状态,是心衰最有价值的检查,简便可重复。

X线检查:主要用于鉴别心衰与肺部疾病,是确诊左心衰竭肺水肿的重要依据。

心脏磁共振(CMR):是评价心室容积、室壁运动的金标准。可用于排查众多心脏相关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CAG):可确诊是否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想要预防心衰、减少心衰患者再住院,要从基本的日常生活和用药做起:

1、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

2、少食多餐,限盐限水;

3、适当运动;

4、注意心理问题,保持情绪稳定;

5、戒烟限酒。

此外,还要积极进行心脏康复治疗,最大限度地控制心衰的进展。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心肌病,癌症,心衰,肺部,气喘,心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