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方根据病情及时调整,防止太过寒凉而伤正;防止太过燥热而伤阴。
阴囊潮湿为男科常见病症,主要以男性阴囊及其周围部位潮湿多汗、温度异常、异味甚至瘙痒为特点。 既可以作为患者主诉单独出现,又可伴见于阳痿、早泄、遗精、少弱精症、精索静脉曲张、前列腺疾病等多种病症。
引起阴囊潮湿的原因较多
(1)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经常大量饮酒,爱吃辛辣食物等,湿热内生;
(2)久坐、内裤较紧或材质不透气,阴囊长期处于被挤压、紧闭的环境中,密不透气;阴囊处不洁净,细菌滋生,出现瘙痒;
(3)疾病因素:继发于慢性前列腺炎、精索静脉曲张、阴囊湿疹、睾丸炎、精囊炎等疾病;
(4)其他:精神长期紧张、情绪变化起伏较大、药物过敏、缺乏维生素等。
中医认为阴囊潮湿属“阴汗证”范畴,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心主汗,阴囊属肝,脾主运化水谷,肺通调水道,肾主五液,因此病位虽在阴囊局部,却与心、肝、脾、肺、肾密切相关。故汗出潮湿只是表象,脏腑病变才是其根本原因。
分型论治
1.肝经湿热证
现代人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或辛辣刺激,易致湿热内蕴,且男性多好烟酒,其湿邪亦为从阳化热者居多,故临床肝经湿热证比较常见。湿热蕴结肝胆,循经下注阴器,逼津外泄,发为阴汗。主要表现为阴囊潮湿黏腻,气味腥甚则臭秽,或有瘙痒感,同时可伴有口苦口黏、小便短赤、尿频尿急等症状,或大便黏腻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肾阳虚衰证
素体肾阳虚衰,或房事不节,或久病及肾,肾阳受损,不能化湿,发为阴汗,主要表现为阴囊湿冷,多伴性欲减退或阳痿早泄,小便清长,怕冷,腰膝酸软等,舌淡,苔薄白,脉细。
3.阴虚火旺证
肾阴不足,阴不制阳,虚火内灼,迫津外泄,发为阴汗。主要表现为阴囊潮湿,为阵发性,不黏腻,多伴有性欲亢进、早泄。或伴有失眠多梦,容易烦躁,口干口渴等。舌淡,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
4.寒湿凝滞证
久居湿地或坐卧湿处,寒湿内侵,阻遏阳气,又兼湿邪浸渍,主要表现为阴囊湿冷,或有瘙痒,或伴阳痿,或纳少、便溏,身重肢倦,舌胖大,苔白腻,脉濡缓。
5.气滞血瘀证
久坐,导致局部血行不畅,日久成瘀化热,津随热泄,主要表现为阴囊潮湿伴有会阴部胀痛,或坠痛,活动后症状可减轻,坐久可加重。舌暗,苔薄黄,脉弦涩。
注:
(1)要注意排查病因,治疗原发病
(2)阴囊潮湿病因复杂,治疗不可见汗便止汗
(3)组方根据病情及时调整,防止太过寒凉而伤正;防止太过燥热而伤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