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脑卒中的功能障碍及康复对策
脑卒中(stroke)又称“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脑卒中通常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严重后果,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
脑卒中可引起哪些功能障碍?
1、运动功能障碍:偏瘫、肌力下降、肌痉挛、平衡障碍、共济失调、关节活动障碍、挛缩、萎缩、坐、站、行走能力等。
2、感觉功能障碍:浅感觉障碍、深感觉障碍、精细感觉障碍;特殊感觉障碍(视觉、听觉、嗅觉、前庭觉等)。
3、言语功能障碍:(失语症、构音障碍等)。
4、吞咽功能障碍。
5、认知功能障碍:失认、失读、失用、错觉、智能障碍。
6、视觉障碍:偏盲、视觉忽略、复视。
7、精神、情绪障碍:激越、躁狂、缄默、幻想、焦虑、抑郁等。
8、二便功能障碍:二便失禁、二便困难。
9、疼痛:疼痛、麻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三叉神经痛、丘脑痛。
10、各种并发症:(1)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2)痉挛、挛缩、骨质疏松;(3)废用综合征;(4)癫痫发作;(5)神经性疼痛;(6)肩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
11、日常生活活动障碍。
患者长期卧床有哪些危害?
易形成深静脉血栓,近期研究指出如卧床72小时以上有形成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易造成四肢肌肉松弛、萎缩,出现运动系统的退行性变、运动耐力下降;
老年人由于皮肤肌肉营养相对较差,长期卧床易出现褥疮;
会造成心脏功能下降、血液流速减慢、携氧能力下降,还可以造成心脏搏出量的减少使得供应全身的血液下降;
肺脏功能下降明显,肺活量降低易出现坠积性肺炎;
会造成消化系统的改变,引起消化功能吸收障碍、食道反流,还易造成吸入性肺炎。
总之应鼓励、支持及帮助卧床的患者,按照具体情况做渐进性的功能锻炼,尽早恢复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吞咽障碍引起的后果
首先,会影响进食和进水,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缺乏各种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水电解质紊乱等。
其次,进食时会出现误吸、误咽,导致呛咳,使食物进入肺内引起肺部吸入性感染,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窒息。
鼻饲患者的饮食指导
鼻饲饮食的操作步骤:首先是注入少量温开水,然后再给膳食,固体食物必须用食物粉碎机粉碎后转变成液体或者是糊状物,最后再用温开水冲鼻饲管,两次膳食之间可以加用果汁、菜汁、温开水等以增加水分。
注意事项:
1、每次注入膳食前应用纱布过滤,以防止胃管堵塞。
2、膳食和饮料的温度应该在38到40摄氏度,流经鼻饲管的速度不宜过快,每次注入量不超过二百毫升。
3、每次抽吸鼻饲管液后应反复折鼻饲管末端避免灌入空气引起腹胀。
4、鼻饲完最后应用温水冲洗胃管,防止鼻饲管储存变质而造成胃肠炎和堵塞胃管。
5、灌注完毕将管末端反折,用线绳扎紧,纱布包好,整理用品并做好记录。
偏瘫患者的恢复机制及恢复率
偏瘫的死亡率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总患病率、致残率逐渐增高。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及时住院抢救治疗,同时制定早期与恢复期的康复治疗方案,及早与正确的康复治疗,将使80%偏瘫病人的生活自理功能明显改善。
康复治疗基本原则
1、选择合适的康复时机;
2、康复评定贯穿与脑卒中的治疗的全过程;
3、康复治疗计划是建立在康复评定的基础上,有康复治疗小组共同制定,并在治疗方案实施过程中逐步加以修正和完善;
4、康复治疗主语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其家属的配合,并在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5、采用综合康复治疗;
6、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必要的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时机选择
早期康复主张在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原发神经病学疾患无加重或有改善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康复治疗(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程度相对较重,一般主要在发病后1~2周,病情稳定后开始康复治疗)。
对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血压过高等,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积极治疗并发症,待患者病情稳定48小时后方可逐步进行康复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