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日志 | 专业编码知识剖析又来了,你掌握了吗?
【编码日志】系列文章出处为“艾登-疯狂病案人微信群”每日编码问答,整理成文也仅为面对【艾登病案】所有读者朋友的知识分享,仅供交流答疑使用,不作任何商业用途。若观点有误,欢迎各位读者朋友反馈,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删改和修正,感谢大家支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保护原创,感谢理解!
注:以下问题的答案只专注于问题本身,读者朋友们若有其他疑惑,欢迎留言区提问互动,后续文章为您解答。
请问:患者额顶叶脑动静脉畸形,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入院完善检查考虑脑动静脉畸形血管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诊断怎么编码?
建议编码至:I60.8脑动静脉畸形破裂伴蛛网膜下隙出血
解析:脑动静脉畸形(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bAVM)是一种先天性脑血管疾病。bAVM由供血动脉、畸形团和引流静脉三个部分构成。畸形团是一团发育异常的病理血管,畸形团中动脉和静脉之间不经过毛细血管网直接连通。这些异常的结构使血液直接从压力较高的动脉系统流入压力较低的静脉系统,导致血流供应在脑内分布不均匀,引起头痛、癫痫和颅内出血等症状。
编码索引:出血-蛛网膜下(非创伤性)--特指的NEC I60.8
请问: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如何编码?
建议编码至:K29.300慢性浅表性胃炎
解析: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改变,在胃镜下可以看见胃黏膜充血水肿和黏膜皱襞肿胀增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也叫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的一种,慢性胃炎可以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
编码索引:胃炎-慢性--浅表性K29.3
请问: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怎么编码?
建议编码至:P83.0新生儿硬化病\[硬肿症\]
解析:新生儿硬化病又称为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硬肿病、寒冷损伤综合征。一般由于寒冷损伤、感染或者早产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以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为特征,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常见于重症感染、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可继发肺出血、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可致死亡。病因多为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相对低下,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嫩、血管丰富,容易散热。棕色脂肪是新生儿体内特有的组织,它的代谢是新生儿在寒冷环境中急需产热时的主要能量来源,而饥饿时的能量来源是白色脂肪,如周围环境温度过低,散热过多,棕色脂肪容易耗尽,体温即会下降,新生儿严重感染时体温也会不升,这些情况下皮下脂肪都容易凝固而变硬,同时低温时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易发生水肿,结果产生硬肿。
编码索引:硬肿病-新生儿[新生儿硬化病]P83.0
请问:游走性睾丸怎么编码?建议编码至:Q55.2移行睾丸
解析:睾丸是胚胎在母体内第6-7周时开始形成的,当胚胎发育到3个月时,睾丸仍位于腰部脊椎两侧,腹膜后肾脏的下方。在以后的某些因素促使下,随着胚胎的发育逐渐下降,在第6-7个月时降至下腹部的腹股沟管,于第9个月时通过腹股沟管下降至阴囊内。游走性睾丸是指睾丸没有完全固定在阴囊内导致,站立时睾丸在阴囊内,而当活动或平卧时睾丸可能回缩,进入腹腔、腹股沟等部位,形成异位睾丸。
编码索引:睾丸-游走性Q55.2
请问:患者女性,34岁,因乳房过大影响生活质量,入院行缩乳术,请问乳房肥大怎么编码?
建议编码至:N62巨乳症
解析:乳房肥大症,即巨乳症。是指由于乳房过度发育所导致的体积过度增大,超过体重的3%,与人体各部分比例明显失调。可伴有肩背酸痛、湿疹、体型臃肿等症状。其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乳腺组织对激素敏感性增加和(或)血液中激素水平增高,具体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巨乳症为良性乳腺组织增生,多为双侧,也可为单侧,主要采取手术治疗。
编码索引:过度,过高,过大-发育,乳房N62
请问:甲状腺未分化性癌怎么编码,M8010/3合适吗?
建议编码至:M8020/3未分化型癌
解析: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按病理分型可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四种类型;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又统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甲状腺未分化癌侵袭性强,进展迅速,多数表现为突然增大的颈部肿块可伴有疼痛,大约 70% 的甲状腺未分化癌侵入周围组织,引起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发音障碍或声音嘶哑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编码索引:癌-未分化M8020/3
请问:患者女性,因步态异常入院,既往佝偻病,查体可见X型腿,考虑行走异常是佝偻病导致X型腿可能性大,请问非活动性佝偻病怎么编码?
建议编码至:E64.3佝偻病晚期效应
解析: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和骨组织钙化不全,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钙化不全。在临床上可分期如下:1.初期(早期)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闹、多汗、枕秃等;2.活动期(激期)当病情继续加重,出现PTH功能亢进和钙、磷代谢失常的典型骨骼改变等;3.恢复期 以上任何期经治疗或日光照射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4.后遗症期 多见于2岁以后的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如O型腿、X型腿、鸡胸等。
编码索引:佝偻病,佝偻病体质(活动性)(急性)(青少年)(胸壁)(先天性)(近期)(婴儿)(肠的)-非活动性E64.3
请问:患者因为腹痛入院,住院前患者不知道自己怀孕,入院后经检查确诊怀孕。请问早孕怎么编码?
建议编码至:Z32.1确认妊娠
解析: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成熟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出是妊娠的终止。因某种症状体征或结果异常入院,出院时明确引起某些症状体征的病因,应以病因为主诊。
编码索引:妊娠-确认Z32.1
请问: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怎么编码?
建议编码至:H33.2浆液性视网膜脱离
解析: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也称为浆液性视网膜脱离,是由于视网膜血流和水分输送能力异常导致液体在视网膜内积聚的结果,最终会导致视网膜层分离或视网膜从眼睛后部脱离。一般最常见于患有炎症、眼外伤、肿瘤或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者。
编码索引:脱离-视网膜(不伴有视网膜性断裂)(部分切除)--浆液性H33.2
请问:无明显诱因的胸椎间盘移位怎么编码?
建议编码至:M51.2胸椎间盘突出
解析:椎间盘移位是指椎间盘的髓核及部分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移位压迫相应脊髓或脊神经根所致的一种病理状态,它与椎间盘退行性变、损伤等因素有关。腰4/5,腰5/骶1是椎间盘移位最常见的部位,颈椎次之。常见类型:①中央型:是指位于中线者;②后侧型:是指位于中线两侧椎管内者;③外侧型:是指突出的椎间盘位于根管外者,此型脊神经根压迫症状重。
编码索引:移位-椎间盘—胸,胸腰(伴有)M51.2
本期编码日志就分享到这里,读者朋友们若有其他疑惑或更多问题,欢迎留言区提问互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