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当前疫情持续发生,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2022-12-12 11:47   亮健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在家出现高热超过三天仍没有缓解,或者呼吸急促、活动后憋气等情况,也要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发生,国内多个省份都出现了疫情传播反复的情况。国务院联防办机制专家认为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的疫情防控正面临着新形势。

那么,特殊人群以及普通人,应当如何在这次疫情中更好地保护自己呢?

46911670310825166

特殊人群的保护措施

60岁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属于重症高风险人群。

对于他们来说,最有效的保护就是接种疫苗。

因为有基础性疾病,或者接种不方便,部分老年人没有选择接种。但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容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导致死亡。

特殊患病人群出现以下情况可暂缓接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处于发热阶段、正在放化疗的肿瘤患者、高血压危象患者、冠心病患者心梗发作、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处于进展期。

此外,对疫苗成分过敏者、妊娠期女性等人群不能接种新冠疫苗,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其他特殊人群,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判定接种禁忌。

普通人如何保护自己?

此前,国家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出台了二十条措施,对密接判定、风险区划定等情况作出详细的规定。

各地政府根据文件指导也逐步优化防控方式,但网络上关于“放开”的言论也一度广泛热议。

我国的国情与国外不同,疫情防控关系到国计民生,不能完全照搬。在不同时期,我国也在针对性地调整措施。在讨论疫情时,我们要不信谣、不传谣。当下,每个人做好个人健康防护,遵守公共防疫规定,是责任也是义务。

普通人群,平时要做到少聚集,勤洗手,外出时戴好口罩、多通风。日常保证营养均衡,适当休息、合理运动,保持良好心态。

慢性基础疾病患者,要按照医嘱坚持用药。近期,迎来大范围的气温骤降,慢性呼吸疾病患者要尽量减少外出。

如果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不适,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果重症高风险人群出现持续高烧不退、呼吸困难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疾病加重。

需不需要提前储备药品?

目前,新冠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减弱,如果感染了变异株,一部分人会出现发热、咳嗽、咽喉痛等症状,可以使用对症支持的药物包括中药。重症高风险人群,可遵照医生指导使用已获批的治疗新冠肺炎的小分子药物。

我们在家中,可以适当储备一些解热镇痛的日常药物,应对新冠、流感症状发生的缓解,但没有必要去抢购和囤积。

怎么储备居家小药箱?

专家建议:“居家小药箱”可以适当储备这些药:

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连花清瘟颗粒、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藿香正气胶囊、小柴胡汤颗粒。(注意:不要叠加,只选一种,以免出现药物过量风险)

出现发热、头痛、咽痛明显影响休息和睡眠,可以服用解热镇痛药物。建议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儿童可选相应混悬液。

出现咳嗽,建议使用:复方鲜竹沥液,宣肺败毒颗粒,急支糖浆等。

出现痰多、咳痰费力,建议使用:复方甘草片、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

咽痛咽干明显,建议使用:华素片、西瓜霜含片等。

鼻塞流涕明显,建议使用:扑尔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布地奈德喷鼻。

以上用药,特殊人群需咨询医生指导服用。此外,对抗病毒还要多休息,多喝水。根据病毒自限性特点,普通人一般1-2周就会痊愈。但是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等特殊人群,首选医院观察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在家出现高热超过三天仍没有缓解,或者呼吸急促、活动后憋气等情况,也要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本文图片来源于pexels.com,可免版权使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疫情,药物,疫苗,新冠,防控,重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