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医疗官宣重大合作
▍来源: 医疗器械商业评论
▍作者: 文修
医疗器械商业评论获悉,11月30日,GE医疗宣布与AR医疗科技公司MediView达成合作,共同开发AR医学成像可视化套件OmnifyXR。
据了解,在本次合作中,MediView将负责AR方案的提供,GE医疗则负责介入成像技术、数字架构、数据分析和临床决策支持部分。待OmnifyXR正式上市后,双方还将合作拓展产品的销售渠道,前期先进军美国市场,后续还将推广至全球市场。
1、GE医疗早有布局AR领域
根据官方披露,OmnifyXR将基于微软Hololens技术打造,可实时接入传感器分析数据和生物识别数据,再通过3D医学成像以AR的形式显示在患者身体上方,这样一来,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将无需依赖传统的2D监视器进行观察,可通过AR直接了解患者皮下的组织结构,进行做出更加精准的手术决定。
与此同时,OmnifyXR也支持远程协作,专家可在线上参与手术指导,除此之外,该套件还能应用于培训、监护和协作护理等多个场景,帮助医生在术前规划、术中引导及术后康复上做出更加精准的判断。
据了解,此番并非GE医疗首度布局AR领域,早在2022年3月,GE医疗就已经与微软混合现实合作伙伴——北京嘉讯广源科技合作开发了一套基于HoloLens2的混合现实培训系统,用于提高CT、MRI等大型医疗设备维保工程师的培训效果和效率。
而本次牵手“MediView”,则直接标志着公司将正式进军AR医疗板块。
据公开资料显示,MediView成立于2017年,是美国一家致力于将AR技术与外科手术相结合,为外科医生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提供三维“X光视觉”的企业,目前围绕微软HoloLens2技术,公司已经研发了多套应用于微创外科手术导航的AR方案,包括XR30、XR50、XR90等,其中XR50已于今年上半年提交FDA审批,与此同时,公司也于近日达成1440万美元的融资规模。
可以看出,本次GE医疗与MediView合作关系的启动,借力双方的核心优势,或许将实现AR技术在医学成像领域应用程度的最大化。据GE医疗表示,“混合现实成像是改善解剖可视化和增强用户体验的关键。我们与MediView的合作表明,我们致力于通过开放架构和集成前景广阔的互补技术来扩展我们自己的成像引导系统的能力,从而推进精准护理的交付。”
2、市场增速超35% AR技术,医疗行业的新未来?
近几年来,伴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爆火,AR技术早已席卷医疗市场,除GE医疗外,在2022年美敦力、三星、施乐辉等诸多医械巨头均在AR医疗领域有所布局,主要涉及领域包括外科手术、教育培训、康复、医学成像等。
01、美敦力携手日立,开发手术室护士培训工具
2022年11月28日,美敦力宣布正在与日立进行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微软HoloLens2的手术室护士培训工具。在这款工具的帮助下,新人护士可以有效地学习复杂医疗器械的操作方法,以及配合手术步骤的交出时机,从而更多好地帮助医生完成手术任务。
02、三星携手NuEyes,开发用于医疗保健的AR智能眼镜
2022年8月3日,三星宣布与NuEyes进行合作,开发一款AR智能眼镜,用于常见的医疗保健功能,例如超声成像、远程医疗以及为任何医院、大学或外地的在职人员提供支持和培训。
03、施乐辉携手Rods&Cones,开发手术AR眼镜
2022年7月11日,施乐辉宣布与Rods&Cones达成合作,开发适用于施乐辉企业客户的手术AR眼镜,为术前、术中及术后提供远程指导,具体包含开放手术协助套件和微创手术协助套件。
巨头的频频布局正是彰显了2022年AR医疗市场的活力,但事实上在此之前,AR医疗市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据公开资料了解,AR医疗真正爆火的时机在2016年,但仅爆发一年,在2017年又“销声匿迹”,到2021年后,AR医疗市场才真正迎来复苏,截至目前,全球已诞生超过15家主营VR/AR的企业,不少AR医疗产品也已获批上市。
图源:医疗器械商业评论整理,仅供参考
据globalmarketinsights统计,2020年全球医疗AR/VR市场规模超过19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扩增至4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5.8%。显而易见,熬过了低谷期,眼下全球AR医疗市场正飞速发展,商机潜力十足,那么回到中国市场,AR医疗发展又是何景象?
3、中国市场,AR医疗空间有多大?
事实上在中国市场,VR/AR行业也正处于扩张时期。以今年3月的投融资情况为例,据新浪VR不完全统计,在2022年3月,全球VR/AR投融资事件共计14笔,其中国内融资共5笔,分别来自Oasis、灵犀微光、英特灵达、Rokid、AukiLabs五家企业,融资总额超过7亿美元。
资本的火爆同时带动了市场的繁荣,并且,从技术角度来看,AR技术的定位偏向生产力工具,对芯片要求较低,这就给了我国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极大的创新空间。
根据动脉网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涉及医疗板块的AR/VR的企业超过21家,从三甲医院到基层医疗,从临床手术到售后维保,国产AR技术在医疗板块的渗透正在加速!
NO.1、手术导航
商汤科技
商汤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门提供集丰富影像后处理技术与领先AI算法的高性能辅助诊疗解决方案的公司,临床方向覆盖诊断、治疗、康复等领域,帮助医生通过平台就能使用如MPR、CPR、VR等丰富的三维后处理功能。
目前,商汤科技已经在胸部CT智能临床系统、心脏冠脉智能临床系统、肝脏CT智能临床系统、骨肿瘤智能手术规划系统、消化道病理精准分析系统、宫颈癌TCT精准分析系统等领域完成应用,公司也已于港交所挂牌上市。
锦瑟医疗
锦瑟医疗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致力于将混合现实、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引入医学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打造了“混合现实临床解决方案”、“全息远程医学系统”、“MiDIVI智能化云平台”三大业务线,且与数十家三甲医院达成合作。
触幻科技
触幻科技是一家为全球重症患者提供医疗影像全息手术规划及导航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研发的医疗影像全息显示操作系统以及混合现实(MR)手术定位引导一体机等,已与解放军301、306医院、中山大学三院、首钢医院等30余家顶尖三甲医院深度合作。
NO.2、院前急救+远程手术协作
缙铖医疗
缙铖医疗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研发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虚拟现实(VR)的企业,覆盖术前、术中、术后全流程。目前公司打造了“院前急救会诊系统”、“远程手术协助系统”两大业务线,成立的A:MLAB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都有紧密合作。
NO.3、医疗器械售后维保服务
亮风台
亮风台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业打造5G时代AR生活平台的企业,公司目前已开发出HiLeia、HiLeiaG200等多项AR项目,客户覆盖医疗器械厂商、第三方维修公司等相关机构,让医疗器械维保服务更加全面智能。
写在最后
不过尽管风口巨大,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目前全球AR医疗板块的研发进程更多由微软等巨头企业推动,而在核心技术上,大部分国产企业距离全球水平仍有一段距离,诚如巴菲特所言,“只有浪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 END -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