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拉普拉斯生物力学定律,心衰的发生与进展伴随着左心室扩大、室壁变薄。
2022年11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王博博士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杂志(IF:35.855)发表了经导管心内膜注射海藻酸盐水凝胶(下称“水凝胶”)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首次临床应用[1]。文章揭示了陶凌教授(PI)及其团队如何从心衰机制入手,将微创心内膜注射系统与可注射水凝胶结合,利用多模态影像技术,最终迈出了该技术临床应用的重要一步。该系统是由杭州德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德柯医疗”)完全自主研发,标志着我国在心衰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目前,该研究现进入阶段性总结,即将发表全部数据。
文章内容简介
患者55岁男性,因扩张型心肌病入院,NYHA心功能IV级,已接受多年药物治疗,但仍反复心衰发作而住院治疗。术前心脏磁共振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仅16%。经陶凌教授主导的多学科心脏团队反复讨论后认为,该患者具有水凝胶植入的手术指征,并制定详细的手术策略。
手术过程及术后随访
该手术通过穿刺股动脉建立器械通路,在X线透视引导下将注射系统送入左心室。在经食道超声(TEE)引导下,陶凌教授精细地操作德柯医疗独特设计的心内膜注射系统,头端抵近预先设定的左心室游离壁靶区域,并完成水凝胶的安全植入。最终,该患者共植入10个位点。6个月随访时,患者心衰临床症状较前明显改善,心脏超声及心脏磁共振均提示LVEF升高,左心室舒张及收缩末容积减少,心脏功能改善。同时,患者生活质量及活动耐量均有明显提升。
一、术前规划与手术模拟
结合CT影像及3D打印技术计划手术植入位点及模拟系统操作
1. 患者血管入路评估
2. 左心室建模分析室壁厚度
3. 确立手术植入位点及术前模拟植入
二、术中操作
1. 可调弯注射系统进入左心室 :术者反馈导管操作灵活,可精准到达植入靶点。
2. 水凝胶注射:
1)通过TEE引导,调整鞘内位置
2)明确注射系统与心室壁形成良好稳定的接触
3)通过造影剂和超声双重确认注射针安全刺入心室壁心肌
4)TEE验证水凝胶成功保留于左心室壁
三、总结
根据拉普拉斯生物力学定律,心衰的发生与进展伴随着左心室扩大、室壁变薄。这一病理变化直接导致室壁应力显著提升、患者症状恶化及不良预后。水凝胶治疗心力衰竭即通过干预左心室壁厚度,达到降低室壁应力、提升心脏功能的目的。目前,国外虽有类似技术,但均需外科开胸手术,导致心衰患者难于耐受,极大的影响了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推广。因此,针对该技术难题,陶凌教授团队与德柯医疗秉承“医工结合,自主创新为旨,予以深度融合、创新转化为行”的理念,合作攻关并最终克服了该技术的瓶颈,实现了该技术由基础向临床转化的重大突破。现有数据显示微创心内膜注射系统安全性优异,水凝胶植入效果展现临床疗效。文章在国外高影响因子刊发,代表着中国医疗“智”造在该领域的强有力发声。
文献参考:[1] Wang B, Lee RJ, Tao L. First-in-human transcatheter endocardial alginate-hydrogel implan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Eur Heart J. 2022 Nov 24:ehac671.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