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A、维D、鱼油、鱼肝油傻傻分不清......你给宝宝补对了吗?
孩子究竟要不要补鱼肝油?要怎么补?补多少量?补多久?补多了会不会中毒?鱼油和鱼肝油是一样的吗?......
这一连串的问题一直围绕着家长们让宝爸宝妈们感到困惑不已,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讲讲维生素A和维生素D这两种重要的维生素该怎么补。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儿童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营养现状:
基于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我国3-5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1.5%,提示我国儿童维生素A营养状况已经得到明显改善,然而我国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仍处于较高水平,3-5岁儿童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为27.8%。
来自同一数据,我国3-5岁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为8.9%,而维生素不足率则为43.0%,目前我国儿童中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仍是突出的营养缺乏问题。
为什么儿童会出现维生素A和维生素D缺乏呢?
1围生期储存不足
孕母患有严重营养不良、肝肾疾病、慢性腹泻;以及早产儿、双胎儿、低出生体重等,体内维生素A、维生素D的储存量均明显不足。
2儿童生长发育迅速
婴幼儿生长发育非常迅速,对维生素AD的需求量很大,这无疑是让本不富裕的存量“雪上加霜”,就会导致进一步的缺乏。
3营养供给不足
(1)对于母乳喂养的小孩,即使有充足的母乳量,乳汁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D含量依旧不能满足婴儿体格日益增长的所需;
(2)维生素A存在于动物内脏和深色蔬菜中,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通常较少;
(3)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是人体最主要的维生素D来源,不同地区紫外线照射强度不一,同时与户外活动时间、暴露皮肤面积等因素有关;
(4)其他因素:膳食中脂肪含量不足,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维生素E含量缺乏可降低维生素A的吸收。蛋白质摄入过多可增加维生素A的利用。
4疾病的影响
感染性疾病、慢性消化道疾病、肝胆系疾病、急慢性肾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均可影响维生素A、维生素D的吸收。此外肥胖儿童体内维生素D的活性和功能会降低。患感染性疾病期间会导致维生素A、维生素D的大量丢失。
5药物的干扰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对人体维生素A、维生素D的吸收和代谢造成影响,如考来烯胺、新霉素;抗惊厥、抗癫痫药物;糖皮质激素等。
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D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
维A缺乏
当维生素A长期摄入不足,对儿童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和造血系统产生了不良影响。表现为生长减慢、反复感染、贫血症状。
当维生素A缺乏程度进一步加重,可能出现典型症状:夜盲症、干眼症、角膜溃疡甚至失明,皮肤干燥、毛囊角化、黏膜功能障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是导致低龄儿童感染、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群营养状况的改善,典型维生素A缺乏患病率逐渐降低,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成为了目前我国儿童主要的维生素缺乏形式,其对儿童健康的损害同样不容忽视。
维D缺乏
维生素D缺乏一般呈慢性过程,早期维生素D不足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当维生素D来源不足持续加剧,导致佝偻病、手足搐搦,严重者出现喉痉挛甚至窒息。儿童期维生素D不足可增加成年骨质疏松的风险。
近年研究维生素D不足会增加呼吸道感染、肠道炎症、过敏症和哮喘症的风险。随着多年的佝偻病防治,严重的佝偻病已经明显减少,但轻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维生素D不足者还十分常见。
要怎么才能预防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呢?
维生素A缺乏的防治
1.提倡母乳喂养:
从出生后及时添加维生素A。
2.辅食添加:
按辅食添加原则,指导儿童多进食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乳类、蛋类、动物内脏、南瓜、胡萝卜等)。
3.维生素A补充剂:
婴儿出生后应及时口服补充维生素A1500-2000IU/d,持续到3岁。
早产儿、低体重儿、多胞胎儿应该在出生后口服补充维生素A2000IU/d,3个月后改为1500IU/d。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每日口服补充维生素A2000IU/d,以促进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恢复,同时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风险。
慢性腹泻患儿每日口服补充维生素A2000IU/d。
缺铁性贫血及铁缺乏高危风险的儿童每日应补充维生素A1500-200IU。
如果确诊为维生素A缺乏症的患儿应听从医生建议,给予治疗用量。
维生素D缺乏的防治
1.户外活动:
每天1~2小时的户外活动,以散射光为好,裸露皮肤,无玻璃遮挡,6个月以下的婴儿应避免在阳光下直晒。
2.膳食摄入:
多进食含钙丰富的食品,如奶制品、豆制品、海产品等。
3.维生素D制剂补充:
婴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800IU/d。
早产儿、低出身体重儿、多胎儿出生后1周口服维生素D制剂800IU/d,3个月后改为400 IU/d。
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患儿、缺铁性贫血及铁缺乏高危风险儿童、营养不良等慢性疾病患儿,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800 IU/d。
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需在医生指导下予以治疗用量。
维生素A、维生素D补多了会中毒吗?
维生素A中毒的原因多因一次性误食大量动物肝脏(狗肝、鳕鱼肝)或一次性意外服用大剂量维生素A(超过30万IU)引起,也有部分病例因不遵医嘱长期摄入过量维生素A制剂引起。
维生素D中毒的原因常见于婴幼儿每天摄入2~5万IU,连续数周或数月可引起中毒。或未经诊断就大剂量治疗。部分患儿对维生素D敏感,每天服用维生素D4000IU,1~3月也可能出现中毒。
故按指导用量补充是不会引起中毒的,平时家长要注意药物的存放,避免儿童拿到而引起误服。
鱼油、鱼肝油、DHA指的是什么?
鱼油是一种从多脂鱼类中提取的油脂,富含EPA和DHA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所以补充鱼油主要就是补充DHA,并不是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D,目前DHA是不作为儿童的常规营养补充剂。
鱼肝油是指维生素A及维生素D复合制剂,市面上多种规格,常见的规格是含有维生素A1500IU,维生素D500IU,基本都符合我们建议的每日摄取量。
维生素A是建议补充到3岁龄,因为食物中还是比较容易获取的,而维生素D是很难在食物中获取的,所以建议一直补充到18岁。
参考文献:
中国儿童维生素D营养相关临床问题实践指南2002(中华儿科杂志,2022,60(5):408-412)
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1.29.1:131-137)
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5,23(7):781-782)
指导医生
张俊绮
中医儿科硕士、主治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儿科临床专业10余年。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中医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体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干培训教师。擅长运用中西医理论对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矮小症、性早熟、儿童肥胖症及指导儿童保健。对生长发育迟缓、体弱儿中医调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及消化道系统疾病等常见疾病。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儿科
撰稿:张俊绮 初审:罗光亮
编辑:新媒体团队 复核:马晓群
审核:李怡
部分图片来源于pixabay、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