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这个高版本转运策略,你值得拥有!
在我们的ICU,部分患者需要进行特殊治疗、明确诊断和治疗效果时必须到其他科室接受诊治,如CT及MRI检查等,部分患者因病情所限,不能脱离呼吸机。
虽然转运时间较短,但转运过程中出现护理意外的风险系数较高。据报道,转运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为70.7%。在转运过程中您是不是会像我一样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1.转运氧气筒氧气不足
2.呼吸机、微量泵等仪器电量不足
3.转运呼吸机连接氧气端断开
4.患者突发抽搐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下降等病情变化,令我们手足无措
5.抢救药品、设备不足
6.转运人员不能胜任,增加风险
7.转运等待时间无标准(等候时间过长)
上述问题表明,患者安全转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为了提高ICU 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转运前准备
1.转运前评估
ICU 护士在转运前应与主管医生全面细致地评估转运的必要性和风险性,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用药情况等。在发生病情变化时,对患者的承受能力、转运人员的应急能力和设备要求进行全面充分的考虑评估后,再决定转运的时机并做好充分准备。
2.签署转运风险告知书
应将转运的必要性及风险告之患者或家属,主动做好解释工作,使之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家属同意并在正规的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3.转运患者准备
①有人工气道患者转运前应检查人工气道是否固定牢固,气囊是否充足,防止导管在转运途中不慎脱落,并且要充分吸引气道内痰液及口咽内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躁动不安的患者适当约束,必要时镇痛镇静。
②检查各种引流管、胃管、尿管等是否连接紧密并夹闭,予妥善固定。
③检查中心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各连接处是否紧密,若外出必须使用微量泵要检查储备电是否充足,若为外周静脉,失血患者应有2路以上的静脉通路以备抢救,并保证途中液体量足够。
④整理好床位,注意予患者保暖、保护隐私。
4.转运人员
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是一个监护、治疗同步的过程。转运 ICU 患者至少需要1名医生和1名护士陪同,负责转运的护士应具备很强的应急能力,熟练掌握各种急救理论和操作,熟练应用各种急救设备。
5.转运物品、药品
设备与急救药品要根据患者病情选配,护士应根据不同病情准备便携式氧气瓶、简易呼吸机、简易呼吸器等抢救设备和便携式急救药品箱,氧气比预计转运时间多30min的供应量,检查仪器蓄电池,保证电量充足。
6.与接收科室协调
医护人员在患者转运前 10 min与接收科室进行充分沟通,告知对方患者病情,是否有多重耐药情况,使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检查,同时提前通知电梯,保证转运通路畅通、及时。
7.医患沟通
对意识清醒者必须做好心理护理,沟通到位取得配合,对昏迷患者的家属做好解释,使其了解转运途中的注意事项并做好配合,与患者及家属的的充分沟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二、转运途中监护
1.病情观察
转运中,护士要始终站在患者头侧,严密观察病情及监测患者意识、呼吸、面色、口唇及四肢末稍循环,注意便携式监护仪中各项指标变化。如颅脑损伤患者途中重点观察瞳孔的变化、对光反射、有无呕吐等高压症状。如有病情变化应及时处理。
2.保证呼吸机正常运转
妥善放置呼吸机于转运床上,保证呼吸机管道通畅,不漏气、不扭曲、不脱落、不阻塞,随时观察呼吸机运转、电池能量和氧气的压力、报警等情况,做好应对准备。
3.保持静脉通路畅通
转运途中确保静脉输液畅通根据病情随时调控滴速。保持各管道妥善固定,防止牵拉。
4.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患者的呕吐物及痰液,严防呼吸机管道脱开,确保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心电监护及呼吸机报警要及时查看并处理。
总之,做好医患护三方的充分评估,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转运途中安全有序,对出现的意外情况能立即采取应对措施,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外出检查转运的风险性,确保患者的转运安全。
参考文献:
[1] 姜亚娟.ICU机械通气患者外出检查转运的安全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21):74-75.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0.21.040.
[2] 徐丽群,李惠艳,韩玉香等.集束化管理策略在ICU患者院内转运安全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15):1154-1159.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8.15.009.
来源:护士网;作者: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于振兴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