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时,需仔细探查有无正常胆囊,肿块与胆囊或胆囊管之间的关系,若无正常胆囊且肿瘤位于胆囊窝区域,则胆囊癌的可能性大;若胆囊存在,还需仔细观察胆囊壁连续性是否完整,肿块与胆囊壁之间的关系,明确肿块来源。
来源:超声技术与诊断
转载已获授权
编辑:女超人
病例基本情况:
1、患者,女性,64岁,因反复上腹疼痛2月余就诊
2、临床表现:患者自诉近2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持续闷胀感,疼痛放射至肩背部,伴反酸、恶心,无呕吐、腹泻、黑便,无胸痛、胸闷、咳嗽、咳痰等症状;在家自行服用草药(具体药物不详),症状间断缓解。现为进一步就诊,前来住院。
3、既往史:无特殊。
4、专科查体:腹平坦,两侧对称,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软,上腹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墨菲氏征阴性;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肝上浊音界正常;肠鸣音3次/分。
5、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6、超声检查如下:
根据上述声像图表现,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上期病例术后病理诊断:胆囊中分化乳头状腺癌,癌浸润胆囊壁全层,局部突破外膜层,达周围脂肪组织。
胆囊癌是指发生于胆囊底部、体部、颈部及胆囊管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据国内《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版)中的统计,我国胆囊癌发病率占通气胆道疾病的0.4%-3.8%,居消化道肿瘤第6位。其发病特点为女性多于男性,好发于50-70岁的中老年,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保胆取石术后胆囊及具有恶性倾向的胆囊息肉(包括直径≥1cm的息肉,合并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的息肉,单发息肉或无蒂息肉且息肉生长速度>3mm/6个月的息肉,腺瘤样息肉)。
胆囊癌的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可分为浸润性腺癌、黏液性腺癌和乳头状腺癌三种,约占所有胆囊癌的90%以上,除腺癌以外,其病理组织类型还可表现为鳞癌、硬化癌和胶样癌。根据其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未分化三种类型,恶性程度依次增高。
胆囊癌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大多数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中晚期患者可表现为上腹部持续性疼痛,腹部包块,黄疸和消瘦等症状。胆囊癌的恶性程度较高,5年总生存率仅为5%。
超声检查是胆囊疾病初步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法,根据胆囊癌的声像图形态,将其分为4种类型——结节型、肿块型、厚壁型和混合型,其超声表现分别为:
结节型:病灶一般较小,表现为单发或多发自胆囊壁突向胆囊腔内的结节状结构,直径>1cm,基底部较宽,表面不光整,呈分叶状或蕈伞状,内部呈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CDFI:可探及少量血流信号。
图注:胆囊腺癌——胆囊体部探及一向胆囊腔内突起的实性低回声结节,结节呈宽基底,表面不光整,局部胆囊壁不规则,CDFI:结节内探及自胆囊壁的点、条状血流信号。
肿块型:胆囊轮廓不清,胆汁消失,于胆囊窝区探及实性低回声团块,内部回声不均,CDFI:可探及血流信号。肿瘤常与肝脏分界不清,被误诊为肝肿瘤。
图注:胆囊腺癌,癌侵及胆囊壁全层及肝组织——胆囊形态失常,胆汁几乎消失,胆囊壁不规则增厚,局部连续性中断,胆囊腔内探及一实性低回声团块,与胆囊壁分界不清,CDFI:内见少量血流信号。
图注:胆囊腺癌——未见正常胆囊,胆囊窝区见实性低回声团块,边界模糊,形态欠规则,与肝脏分界。
图注:胆囊腺癌——胆囊轮廓模糊,胆汁消失,胆囊腔呈实性低回声团块,与胆囊壁分界不清,CDFI:胆囊壁局部血流丰富,团块内见少量血流信号。
厚壁型:常见于胆囊颈部及体部,胆囊整体形态僵直或变形,表现为胆囊壁局部或弥漫性不均匀性增厚,增厚的胆囊壁形态不规则,内部不光滑或出现连续性中断,血流信号增多。
混合型:是指结节型和厚壁型混合存在,表现为胆囊壁不均匀、不规则增厚,并见乳头状或蕈伞状结构向胆囊腔内突起
图注:胆囊癌——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胆囊腔内探及一实性低回声团块,表面不光整,内部回声欠均质,与胆囊壁分界不清,CDFI:胆囊壁及团块内见稍丰富血流信号。
结节型胆囊癌需与胆囊腺瘤或良性息肉样病变鉴别:
1、胆囊腺瘤:基底较宽,但比瘤体宽度要窄,偶可见蒂与胆囊壁相连。基底部胆囊壁连续性完整,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晰,CDFI:内部无血流信号或仅探及点状血流信号。而结节型胆囊癌呈宽基底,常与瘤体宽度一致,瘤体内部常探及源自胆囊壁的稍丰富血流信号。
2、胆囊息肉样病变:息肉一般较小,常<1cm,基底较窄,多数有长段不等的蒂。
图注:胆囊腺瘤——宽基底,基底比瘤体窄,无血流。
图注:胆囊息肉样病变——直径一般<1cm。
厚壁型胆囊癌需与胆囊腺肌症、慢性胆囊炎鉴别:
1、胆囊腺肌症:表现为胆囊壁节段性或弥漫性增厚,内可见罗阿窦征。
2、慢性胆囊炎:胆囊形态正常,胆囊壁增厚、毛糙,层次清楚。
图注:胆囊腺肌症——内见罗-阿窦征。
肿块型胆囊癌需与肝内肿瘤鉴别:检查时,需仔细探查有无正常胆囊,肿块与胆囊或胆囊管之间的关系,若无正常胆囊且肿瘤位于胆囊窝区域,则胆囊癌的可能性大;若胆囊存在,还需仔细观察胆囊壁连续性是否完整,肿块与胆囊壁之间的关系,明确肿块来源。
文献参考:
[1]张博,司岑.胆囊癌的超声诊断现状及新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11)
[2]许少阑,郭玉萍.胆囊息肉、胆囊腺瘤与胆囊癌超声图像对比]J],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2008,28(增刊2)
[3]郭万学,《超声医学》(第6版),人民军医出版社
[4]林礼务,薛恩生,《腹盆部疾病超声诊断图谱》,科学出版社
[5]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中国腹部超声检查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
[6]孙新平[译],《超声疾病诊断及扫查技巧图解》,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